隨著進口奶粉的快速增長,安全問題也是日益增加,最近食藥監曝光7批次進口奶粉安全問題,最嚴重的是發現阪崎腸桿菌。阪崎氏腸桿菌可引致入侵性感染,新生兒和不足兩個月的嬰兒受感染風險較高。
而事實上之前,食藥監總局對奶粉的一些嚴格管理辦法只是針對國產奶粉,并不監管進口和外資奶粉,而且跨境電商幾乎沒有任何監管,這樣給洋品牌奶粉留下巨了大漏洞。整個進口奶粉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國產小品牌奶粉貼進口牌子、國外小作坊生產的奶粉、奶源地其實在中國的洋奶粉等各種以假亂真現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些知名洋品牌奶粉考慮到運輸到中國保質期已經不新鮮的問題,就采用國內濕法工藝,賣到中國的其實是干法工藝或者干濕法混合工藝奶粉。
2016年5月11日國務院發布了《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內容多次提到將加大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乳制品的監管作為今年重點工作。同時,“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開展全面檢查。”把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在統一條件下進行監管,不再內外有別,公平對待,這樣可以有效的凈化國內奶粉品牌,同時有利于優秀民族品牌奶粉的發展與壯大。
繼國務院的食品安全“一號文件”后,近日奶粉行業又迎來一次重大事件:中國奶業協會質量檢測中心在京正式成立。新的檢測中心和聯合實驗室將提供前沿的檢測方法及有針對性的檢測方案,可進行包括嬰兒配方奶粉等乳制品的所有檢測。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表示,作為獨立的非營利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中國奶業協會質量檢測中心的成立既加大了對中國乳制品行業的監管力度,同時也增強了國內養殖、加工及消費者的信心。
中國嬰幼兒乳粉的生產標準已是世界最嚴標準之一,特別是年趨嚴格的“配方注冊制”,提高準入門檻,“洗”掉了上千奶粉品牌。在這樣大嚴格的市場環境下,值得驚喜的是西部牧業全資子公司西牧乳業近日成功取得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許可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局表示,經審查,公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干濕法復合工藝)符合食品生產許可證發證條件,特發《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至2019年05月15日。其實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新疆花園乳業有限公司早在2014年就取得了嬰幼兒配方乳粉(濕法工藝)生產許可證。目前,西部牧業擁有兩張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
西牧乳業該許可證的取得,標志著公司全資子公司西牧乳業正式具備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資格,實現了公司生產、銷售高端乳制品的發展目標,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水平,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國產奶粉不是不好,而是一些消費者的認識誤導,2013年后,政府不斷加大對國產奶粉生產環節的整頓,國內奶粉質量、品質與國外的差距日益縮小,有的甚至超越國外奶粉品牌。乳業分析師宋亮也認為,在政府主導下,未來消費者正面教育將成為2016年以后重點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