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23日,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指導下,由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組織的“2016融媒體中國乳業質量萬里行大型采訪活動”上半程正式收官。此次萬里行團隊實地走訪了伊利、蒙牛、完達山、飛鶴、輝山、圣元、得益等七家國內乳品企業,從牧草種植到奶牛飼養,從現代化生產工藝到全程質量控制,從批批檢測到冷鏈配送,從全產業鏈打造到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企業將生產各個環節毫不保留開放給媒體參觀檢驗。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在啟動儀式上闡述了本次活動的目的,希望通過媒體團客觀、理性、求實的眼睛,通過新聞的力量,為中國消費者展現真實的中國乳業現狀。同時,希望全行業攜手社會各界,通過政策引導、科普宣傳,正確引導消費,把中國乳業這一健康事業做強做大,惠及國人。
乳業的產業鏈長,涉及種植、養殖、加工、運輸、銷售等十余個環節,原奶的標準直接影響到成品的質量。而牧場管理、飼料管理、奶牛品種等又是決定原奶質量的重要關口。
萬里行成員走訪了伊利、蒙牛、完達山、飛鶴、輝山、圣元、得益等七家國內乳企,各家對于奶源的把控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伊利、蒙牛、得益目前均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牧場可控奶源,機械化擠奶,TMR科學飼養。飛鶴、完達山、輝山則全部是自有牧場奶源,全產業鏈模式,從奶牛吃的牧草種植到最后的成品上餐桌,全部可監控。圣元在奶源建設上也是不惜投入,總經理李克介紹,圣元斥資2億歐元在法國興建卡萊工廠,12月以歐盟標準生產的“法版優博”系列產品將登陸中國市場。
從一組數字中不難看出,我們國家的大中型乳企,生乳品質已經超過歐盟。國標中規定生乳乳蛋白≥2.8,乳脂肪≥3.1,微生物≤200萬,歐盟標準這三項分別是乳蛋白≥3.0,乳脂肪≥3.25,微生物≤10萬。而飛鶴自有牧場的生乳乳蛋白在3.16-3.65,乳脂肪4.00-4.50,微生物更是控制在了千量級1200-3300;輝山自有牧場生乳乳蛋白≥3.3,娟姍奶牛的乳蛋白更是高達3.6克;得益乳業自有牧場鮮奶乳蛋白≥3.5,微生物控制在一萬以內。
原奶質量提升的同時,如何確保穩定優質?完達山常務副總余寧江表示,在奶源控制方面企業成本很高,奶源質量不單是各項指標越高越好,而是在保持高品質的同時也要達到奶源穩定的狀態。一方面,奶牛品種上,大多乳企選擇的是荷斯坦奶牛,產奶量高,質量好,且各項指標均衡穩定。
另外,即使是同一品種奶牛,養殖方式對牛奶的質量影響也很大。在實地考察中,各家企業對于奶牛飲食頗為重視,每頭奶牛平均每天都要吃70-140元的食物,以保證其產出高品質的牛奶,要均衡、全面的調配奶牛的日糧,使乳蛋白質、脂肪和干物質等含量更高更均衡。
再加上乳業批批檢測,每年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檢測費用,各家乳企都把質量作為重中之重,絲毫不敢松懈,否則任何疏忽的代價都是巨大的。
國內乳業“新國標”自2010年3月份出臺以來,便引發眾多議論,“全世界最差”、“一夜倒退25年”等字眼,讓國產乳品在消費者心中烙下了質量最差的烙印。
考察期間,乳企呼吁最高的莫過于盡快修訂原奶標準,并與歐盟接軌。企業普遍認為,經過三聚氰胺事件后,乳品行業集體經歷了煉獄般的蛻化和發展,如今國產生乳質量已經達到甚至超過歐盟。低于歐盟標準的生乳國標,讓國產奶依然給人以標準低、奶質差的印象,嚴重影響了國產乳業的整體形象。
近兩年,通過國家嚴苛的監管,加上行業協會的引領,各大乳企在質量把控環節已經做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因此,目前國內的生乳標準顯然已經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因為各乳企執行的都是高于國標的企業標準。企業強烈呼吁要盡快修訂生乳國標。
中國乳業局勢整體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這不僅是行業專家的說法,消費者也是深有體會。不管是政策方面還是企業自身方面都處于利好狀態,但也不可否認,與國外的乳業相比,我們的各項成本均高出很多,加上自身還存在著奶業產業結構需改善和消費者信心恢復緩慢等問題。
因此,改善這些問題的最好方式,企業不約而同選擇了全產業鏈模式。飛鶴乳業品質管理部總監王建平表示,一方面,全產業鏈生產模式從飼草種植,到產品送達消費者餐桌,可以囊括一杯牛奶的整個生產閉環,加上現代信息技術可實現全過程信息的可追溯,使得牛奶安全品質問題得到了根本的解決。因此,飛鶴早在十年前便前瞻性的布局全產業鏈,所有環節自控,從而做到54年零事故。
另外,全產業鏈生產模式是整合產業鏈資源的最好方式。對此,伊利執行總裁張劍秋表示,企業通過上下游整條產業鏈資源的整合,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可以直接控制生產成本,減少中間環節的不可控制因素,打造環環相扣的產業模式,更快更有效去的解決生產、運輸環節中的問題,對于推進企業升級有著不可估量的動力。
低溫奶的運輸環節也是產業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這方面得益乳業的經驗值得分享。專注于低溫奶市場的得益乳業,在冷鏈運輸環節打造出了完善的“得益冷鏈物流控制體系”,董事長王培亮介紹,公司自有2-6℃低溫冷藏車100多輛,并安裝GPS監控系統,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對物流車在運輸過程中的產品溫度、車輛速度、行駛路線等進行監測,自動調控冷藏溫度,避免運輸過程中人為操作,確保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全程符合溫度要求。
近年來,中國乳業得到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多次批示和關心,也受到各級政府的嚴格監管:相繼出臺了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完善各項法規和政策,建立最嚴食品安全生產監管機制和產業政策,制定國際水平的產品質量標準……使行業的集中度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因此,我國乳品行業已連續五年產品國家抽檢合格率為99.5%以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連續五年對主流品牌的嬰配粉進行月月抽檢,合格率為。對此,劉美菊秘書長認為,“乳品行業的信譽和消費信心逐步恢復。這是監管部門嚴格管理的結果,是乳制品企業勵精圖治加強全產業質量管理的結果,也是媒體輿論監督的結果,這充分體現了乳品安全需要社會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