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新華網主辦的主題為“中國乳業發展新趨勢”的2016中國食品發展大會乳業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家食藥監總局有關領導出席,并針對乳業發表講話!
據《新華網》報道,國家食藥監總局從2013年開始制定了企業必須具有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或者是審核評估的原料供應商對原輔料進廠實施的進貨查驗措施,做到加強源頭管控。
同時,通過優化行政許可,建立完善食品生產許可經營制度,提高生產許可,配合工信部淘汰了一批小亂差的企業。
資料顯示,新《食安法》的修訂帶動了整個食品安全制度的修訂,到目前為止已經先后出臺了嬰幼兒配方乳粉注冊管理辦法等十多個配套公章,初步構建了乳制品監管的構建體系。
目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已對所有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開展來源市場秩序專項檢查。已經對51家企業開展了57次調查,預計2018年5月份對107家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全部覆蓋一遍。
在論壇上,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一司司長張靖表示,“針對嬰幼兒配方乳粉按照生產企業和檢驗項目兩個全覆蓋的原則開展每月抽檢,在所有食品領域這是獨有的。”
通過監督檢查,抽檢和投訴方面來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積極主動發現企業問題和違法違規行為,并一查到底、堅決懲處。主動向社會公布抽檢信息,監督檢查信息和調查處置信息,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實現信息公開的常態化。
但同時,張靖也表示,當前的乳品質量安全不是很樂觀,國外產品供給的沖擊,影響著乳制品質量安全的多種因素相互交織,一些企業打“擦邊球”、夸大宣傳的現象偶有發生。
據張靖透露,下一步國家食藥監總局將繼續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大力開展抽檢檢測,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標簽標識清理整頓等措施,督促企業加強全產業鏈風險防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
改革等措施,滿足群眾需求和有效供給。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官網上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申請材料項目與要求》(試行)中明確規定,產品標簽和說明書中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①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②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③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myil、bhcd等功能性表述;
④對于按照食品安全標準不應當在產品配方中含有或者使用的物質,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樣強調未使用或者不含有;
⑤虛假、夸大、違反科學原則或者絕對化的內容;
⑥與產品配方注冊內容不一致的聲稱。
今年9月,據媒體報道,一份對200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9%的受訪者認為嬰幼兒奶粉宣傳的功能有夸大成分。
為何呢?
對此,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就表示,乳制品行業虛假宣傳屢禁不止,一方面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對虛假宣傳的辨別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則在于監管不嚴,雖然法律法規明文禁止,但是真正落到實處的比較少,且懲罰力度太小 。
為此,業界期盼奶粉新政細則落地之后,不僅嚴格把關,還要加大后續查處力度,對于夸大宣傳企業進行處罰。(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