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一司司長張靖16日表示,監管部門把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中之重,持續加大監管力度;標簽標識不應該誤導消費者,食藥監總局正在制定標簽標識管理辦法,采取措施嚴加監管,滿足消費者的選擇權。
食藥監總局于16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2016年食品安全抽檢情況及2017年抽檢計劃,同時介紹春節期間食品安全抽檢情況。
張靖表示,監管部門把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從源頭和生產過程、產品出廠到銷售實行全過程的嚴格監管,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可以這樣說,在國家目前的食品品種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監管是最嚴格的,比較典型。
一是采取源頭嚴控。2008年發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源頭生鮮乳的質量出了問題,所以源頭嚴控對于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非常重要,食藥監總局要求企業自建或者自控奶源基地,沒有自建奶源基地的,必須要有能夠穩定供貨,并且通過定期審核評估的原料供應商來落實原輔料進廠批批檢驗和進貨查驗,從源頭上保證質量安全。這個措施是相當嚴格的。
二是過程嚴管。通過制定許可和注冊條件提高企業準入門檻,督促企業實施良好生產規范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嚴格生產環境、生產設備運行狀態和生產過程的管理。對出廠的產品實施全項目、逐批檢驗。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和產品跟蹤評價規范。這些措施都是在整個食品行業里面最嚴格的措施。
三是實施嚴格的產品檢驗。2016年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2532批,有22批次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不符合率0.9%,和2015年相比又進步了0.2個百分點,不合格率降低了0.2%,2015年合格率是98.9%,現在合格率達到99.1%,這是從抽檢反映的問題來看,并不是說質量合格率。另外,乳制品的抽檢結果也是相當好,共抽檢3318批次,不合格15批次,合格率達到99.5%。
四是對違法行為的嚴肅查處,加大了這方面的懲處力度。對監督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及其企業,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都立即采取下架召回、停產整改、開展體系檢查等措施排查問題和原因,防控風險。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堅持案件徹查到底、責任落實到人。2016年,查處了“制售冒牌嬰幼兒配方乳粉案件”,“深圳雅貝氏案件”等涉及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案件。
五是強化信息公開。這些年食藥監總局由原來的每季度一次抽檢到現在的月月抽檢,這在所有的食品品種管理上也是最嚴格的。同時這些抽檢信息、檢查信息都及時向社會公布。向社會公布抽檢合格、不合格產品信息,不合格產品調查處置信息,企業體系檢查信息、案件查處信息,實現信息公開常態化,倒逼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張靖說,在重點解決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問題的同時,食藥監總局也在關注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標簽標識問題。從目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標簽標識來看,還有不規范的地方,包括有一些夸大的宣傳,有一些不應該出現的問題,比如說奶粉有什么功能,這是益智的,那個是金裝的,“金裝”、“銀裝”用在名稱上是不合適的。
對于標簽標識的管理,食藥監總局認為它應該是給消費者提供一個可供選擇的、很明確的意思表達,不應該誤導消費者,從目前的標簽標識來看還存在這樣的情況,所以下一步,食藥監總局正在制定標簽標識管理辦法,同時會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標簽標識做一個專門規定,采取措施嚴加監管。總之要讓消費者明明白白的消費,滿足消費者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