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聯盟”之名闖入泉州民營經濟的新事物越來越多,普及速度也越來越快。“數控一代”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軍民融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已經在泉州洛江區落地,晉江的中小企業聯盟、南安的“泛家居”產業聯盟也風靡一時。上周,母嬰產業聯盟也在豐澤區試水。
母嬰產業構建聯盟生態圈
在泉州各級政府近來出臺的一系列鼓勵政策中,“聯盟”這個詞被屢次提及。政策利好驅動企業進一步探索產業聯盟的商業模式。2014年,位于晉江金井的福建著龍紡織有限公司成立的“著龍國際智造企業聯盟”,就吸引了晉江、石獅近百家企業加盟,這些企業遍及上下游產業鏈。
去年,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的泉州市軍民融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也在洛江區成立,這也是繼“數控一代”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后,洛江區成立的第2個泉州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近日,母嬰產業聯盟暨生態育兒匯平臺也在泉州豐澤區試水,這一聯盟意在助推孕嬰童產業轉型升級,構建一個讓聯盟成員間的生意相互推動的創新生態圈。
據悉,母嬰產業聯盟由三強母嬰創造性提出了“生態育兒”概念,并成立“生態育兒匯”平臺,同時聯合17家與孕嬰童產業相關的企業共同發起成立。母嬰產業聯盟理事長、福建卡拉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道義表示,聯盟在搭建母嬰產業鏈互利合作平臺的基礎上,通過“生態育兒匯”大數據系統實現消費者數據共享,以此推動聯盟成員間的資源互補。
在陳道義看來,“生態育兒匯”專注為母嬰實體店提供消費者體驗的綜合解決方案,依托聯盟商家的優質資源為母嬰店會員帶來舒適的綜合體驗,同時為中國孕嬰童產業經銷商的轉型升級提供平臺與咨詢服務。
據悉,生態育兒匯由福建卡拉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平臺運營,打造成集“育兒知識、專家咨詢、醫療服務、教育培訓、親子旅游、文創動漫、商業模式咨詢為一體的綜合性母嬰服務平臺”。
企業要適應多元化市場
國家二胎政策的發布,新生兒人數增長的預期下,母嬰產業即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然而孕嬰童產業實體,尤其是母嬰實體店遭受跨境電商、傳統電商、微商、海淘代購等新興渠道的沖擊,母嬰產業零售業態迎來了巨大變革,做深做透消費者體驗是母嬰實體店的出路。
在業內人士看來,泉州地方母嬰產業鏈絕大多數僅停留于產品生產、銷售,向相關跨領域延伸、拓展的并不多見,造成整體產業形態單一,影響了產業再生力和后發力。“未來母嬰產業聯盟需要完善和延伸發展母嬰用品產業鏈,依托聯盟成員的優質資源,立足豐澤,面向全國,服務全國孕嬰童實體產業轉型升級。” 陳道義介紹說,今年,“生態育兒匯”將在閩南地區與50家母嬰連鎖系統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打造聯盟實體店生意發展的成功案例。2018年,“生態育兒匯”將參加上海CBME孕嬰童展,面向全國招收地級代理商,助力中國孕嬰童產業傳統經銷商轉型升級。
“產業聯盟是一種不錯的商業模式,是突破產業發展瓶頸的一種方式。現如今的市場環境,不適合企業單打獨斗。”泉州紡織服裝商會秘書長施正植表示,紡織服裝行業進入轉型調整期,通過聯盟形式抱團發展,能夠帶動更多企業突破產業發展瓶頸,提升綜合競爭力。
據悉,母嬰產業聯盟在豐澤區政府、經信局、商務局、泉秀街道、海西國家廣告園管委會指導下,目前首批發起單位已近二十,吸納全省350家母嬰用品代理商、3000多家母嬰實體門店參與共建,包括泉州三強母嬰用品有限公司、泉州六合兒童創意產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皇品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建發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等有代表性的企業。
蘇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的尚笑梅教授建議,在產業的變革浪潮中,泉州企業要跟上產業的主流技術,不要拘泥于現有的熟悉的領域。因為“市場不會是單元的,聯盟才能適應多元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