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們又在為跨境購奶粉漲價找借口!蜂擁而來的海淘奶粉水貨、不明來源貨魚龍混雜,不斷沖擊著國內奶粉市場。
日前,有微信公眾號發文稱:關于“2017年3月1日起,全國海關針對個人行郵物品將嚴格按照完稅表格征稅”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甚至有人爆出了疑似《海關總署【2017】41號文件》:海關總署關于嚴格落實規章制度,切實加快監管工作的通知。 該微信公眾號文章稱“海關將出臺行郵新政、上海等地旅檢現場擁堵”、海淘奶粉的“顧客被告知3月1日起會漲價!”等。
《消費日曝》了解,上述公號稱甚至傳出,海關出臺新政,針對個人行郵物品將嚴格按照完稅價格表征稅,嬰幼兒奶粉等物品的稅率還將提高,郵寄一罐以上的嬰幼兒奶粉將收取150元到200元不等的稅。消息一出,代購們一片“哀嚎”,紛紛給客戶“打預防針”,提出奶粉要漲價。
對此,央視財經記者時間聯系到海關總署,并獲得了相關負責人的回應。
3月2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向上海海關12360熱線求證獲悉,以上信息均不屬實,而且是每年都會被搬出來的老謠言。不過,造謠容易辟謠難,要辟這個謠,還要數學學得好。
首先,海關近期并未出臺新政,個人行郵物品依舊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10年第43號《關于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有關事宜》(以下簡稱第43號公告)進行管理,因此不存在嬰幼兒奶粉等物品稅率提高的說法。
其次,郵寄一罐以上的嬰幼兒奶粉將收取150元到200元不等的稅,這種說法也不靠譜。
第43號公告明確,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海關依法征收進口稅,但應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以奶粉為例,奶粉在《完稅價格表》中為200元/公斤,稅率為15%,那么每公斤奶粉應繳納進口稅30元。按照上述規定,應征進口稅稅額不超過50元的免征,那么一次郵寄約1.66公斤的奶粉是可以免稅的,超過這個重量才開始征稅。顯然,大多數的罐裝奶粉,一罐甚至兩罐加在一起的重量都不會超過1.66公斤,因此郵寄一罐以上的嬰幼兒奶粉將征稅,這個說法不太成立。
至于郵寄奶粉將收取150元到200元不等的稅,那起碼要郵寄5公斤的奶粉!而且一次寄這么多也未必允許。第43號公告規定,個人寄自或寄往港、澳、臺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800元人民幣;寄自或寄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1000元人民幣。奶粉在《完稅價格表》中為200元/公斤,個人寄自或寄往港、澳、臺地區的奶粉,一次最多只能郵寄4公斤;寄自或寄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奶粉,一次最多只能郵寄5公斤。
這意味著,受到重量的限制,要為郵寄奶粉交150元到200元不等的稅,居然還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實際購買價格較高的奶粉或許有可能。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海關了解到,實際購買價格是《完稅價格表》列明完稅價格的兩倍及以上,或是《完稅價格表》列明完稅價格的一半及以下的物品,進境物品所有人應向海關提供銷售方依法開具的真實交易的購物發票或收據,并承擔相關責任。海關可以根據物品所有人提供的上述相關憑證,依法確定應稅物品完稅價格。
一些業內人士坦言,說到底,所謂稅率提高的謠言只是代購們漲價的借口罷了。
據介紹:網上所傳《海關總署【2017】41號文件》實際上是海關為加強內部管理、提升工作效能而對現有規章制度的重申,近期沒有出臺針對旅客通關、郵遞快件的新政,現有規章制度也不針對特定國家和商品,希望各界不要做過度解讀。
據了解,自去年6月1日海關新快件系統正式運行后,快件企業可以實現提前報關,通關時間大幅縮短。實際運行中,全國海關各快件監管現場通關暢順,絕大部分快件運抵現場后即可辦理海關手續,沒有出現通關受阻的情況。
上海、廣州、深圳各口岸快件監管現場,業務量沒有明顯變化。海關日均驗放各類快件分別約為16萬、8萬和7萬余件,合法合規快件通關不超過30分鐘。此外,上海浦東機場、深圳福田等口岸的旅檢現場也沒有出現旅客被海關嚴查,造成通關受阻的情況。
針對一些不法企業利用虛假個人身份證信息從事走私違法活動,海關總署監管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打擊這種違法行為,保障合法企業和收件人權益,海關要求快件企業對進境快件收件個人身份信息進行核實,并向海關提供由國家主管部門認證的身份有效信息。這一措施并不影響合法企業正常業務和收件人的合法權益。
海關建議,旅客進出境或郵寄進出境物品可提前通過海關網站、12360服務熱線了解有關法規,避免因為不熟悉相關規定而耽誤通關時間。
綜合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