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母嬰行業發展迅速,消費升級的檔口,又迎來了二孩新政,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在過去幾年間保持著極高的增速。
據分析,近年來行業規模增速已經超過15%,在去年更是超過2萬億元。總體來看,母嬰行業快速發展的動力來自于1984-1990年第三波嬰兒潮正值生育的黃金年齡,而且這些80、90人群消費理念更為新潮,也愿意在孩子身上有更多的投入。
而且,這一部分人群作為網生代,更是推動了線上母嬰消費的發展,在線母嬰用品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遠遠超出母嬰行業總體。而且,這一類人群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更注重產品的實用性與產品價值,愿意花更多的錢買更好的產品。
綜合這些因素,我們認為當下是母嬰行業最好的發展時機。
不過即便如此,參與者想要在母嬰市場殺出一片天,依然要謹慎對待,畢竟當下這個時代,消費者訴求難以把握、經營者眾多,都是參與者需要面臨的潛在風險。
因此建議參與者從以下幾點入手,來把握這一波潮流。
如今很多投資者都將目光集中在母嬰用品等實體商品的銷售上,其實,這一方向門檻不高,同時也造就了大量的競爭者。因此,參與者想從這一領域殺出重圍,難度著實不小。但是反觀母嬰服務領域,卻是一片不可多得的藍海。而且,從母嬰服務業務上,還可以衍生出母嬰產品銷售等。相對來講,母嬰服務領域的潛在商業價值更大。而且,目前母嬰服務領域存在諸多痛點,例如服務質量較低、行業標準化程度不高、從業者匱乏、消費頻率太低難以對用戶形成粘性等。
例如兒童攝影、兒童游樂、早教等,眼下年輕的父母們對于孩子的教育以及成長、娛樂更加重視,這些方向也更容易拓展市場。
另一方面,眼下母嬰產品銷售領域,更多的是沿用的以前的渠道銷售模式。這一領域,參與者的利潤主要來自于實體門店與在線渠道。雖然各種促銷、折扣層出不窮,但是由于經營品類有限、獲客成本較高,利潤就變得極為微薄。而且,用戶的回購率較低,每年都需要拉攏新用戶,使得經營者不堪其擾。
因此,何如對自身運營模式進行革新,就成了行業創造更多收益的關鍵。新一代父母存在社交需求,也樂于獲取、分享、交流育兒知識,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一現象更為突出。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正是打造母嬰社區的機會,通過打造一個母嬰線上社區,來培養用戶粘性。同時,打造成社區,不僅可以接入實物商品的銷售,也可以承接廣告、線下實體店對接等業務,贏利模式也將會變得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