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以“重構生態 賦能雙循環”為主題的“2021全球農產品供應鏈峰會暨中國餐飲零售洽談會”在南京開幕。
據了解,本次峰會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衛崗乳業聯合承辦,邀請國內外政府、協會、企業等方面嘉賓共同參與,旨在共享最新商業案例、價值理念、優質服務及創新技術的基礎上,政府、企業及協會多方通力合作,完成構建農產品供應鏈新生態的美好愿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峰會上,衛崗乳業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農產品供應鏈分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還表示,未來將在建立健全溫控物流體系、構建農產品溫控物流標準方面共同發力探索。
01
“鮮”生態:讓田園到餐桌更近一步
“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如是要求。
眾所周知,時間與新鮮像是一對競爭者。特別是當涉及到農產品質量時,新鮮顯得至關重要,這便對相關企業供應鏈的完備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及時、快速、新鮮的將產品送達消費者,不僅關乎餐桌安全,亦關乎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固基修道,履方致遠。基于此,衛崗乳業近百年深耕全產業鏈建設。不僅創新出“奶業共生經濟”這一模式,還建立了四通八達的冷鏈體系。
目前,衛崗乳業已經擁有江蘇省重點龍頭企業和全國冷鏈十強企業兩大“認證”,且對供應鏈進行了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以龐大的冷鏈網絡和全程冷鏈平臺作為技術支撐,衛崗乳業在持續深化乳制品供應鏈體系建設上,走出了一條從源頭到餐桌的“新鮮”的農產品供應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衛崗乳業率先采用區塊鏈技術為場景賦能,實現全程恒溫4°C冷鏈物流配送,并成為商務部全國農產品冷鏈流通監控平臺的第一家乳制品企業。
據了解,衛崗的冷鏈網絡覆蓋整個華東及華北、華南部分區域,以北京、西安、上海、廣州為中心,在全國形成四大運轉中心,七個大區,覆蓋全國超過200個城市,輻射網點5100余家,并依托市區奶站、門店等終端,建設衛崗前置倉、前店后倉等新零售終端,對“最后一公里”城市毛細冷鏈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加以強化。
此次峰會上,衛崗乳業便是以物流行業領先者的身份,與望家歡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中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索迪斯(中國)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法焙兒(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物流行業革新升級的當下,多方戰略合作或將挖掘出在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產業服務等領域中農產品供應鏈體系的新模式、新業態、新可能。
02
“鮮”營養:讓消費離健康更近一點
疫情緩和背后,展現出的不僅是中國人民抗疫的強大力量,還有消費者對營養的認知革新。低溫巴氏奶市場的火熱便是其有力詮釋。值得關注的是,去年以來便出現井噴式發展的低溫巴氏奶,衛崗乳業已堅守近百年。
自1928年成立以來,衛崗乳業持續秉承著“先建牧場,再做市場”的理念,先后在蘇皖地魯區建設了多個生態科技牧場,精選全球優質牛種,實現原料生乳標準遠高于國家標準、歐盟標準及美國《聯邦法規》,以新鮮優質奶源為高品質消費體驗和營養需求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科技賦能,冷鏈支撐,衛崗乳業在乳制品行業內開創性實施“五小時新鮮保障,兩小時新鮮直達”工程,并推出高端低溫巴氏奶“至淳鮮牛奶”.
值得一提的是,在衛崗乳業的新鮮堅守下,目前江蘇常溫學生奶的占比從原有的60%降低到目前的15%左右,特別是在省會南京,90%中小學的飲用奶均為新鮮的低溫產品。
產品更加新鮮是衛崗對于品質的堅守,渠道更加“新鮮”則體現出衛崗的時代感知力。
據了解,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貼心的體驗,衛崗發力創新終端供應模式,重點打造了衛崗天天訂“電商服務平臺、線下烘焙體驗門店衛崗”牛牛的店“,通過全渠道發力給消費者帶來”更鮮活“的產品體驗。
03
”鮮“未來:讓雙循環戰略全面落地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作為國內鮮有的百年乳企業,衛崗做到了產品的安全新鮮放心。作為中華老字號,衛崗乳業又承擔起了更重要的使命。
2018年,衛崗成立”江蘇奶業產業研究院“和”江蘇楨源應用氣象研究院“,借助科技手段為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健全優質、安全、高效、綠色乳業產業鏈。2020年12月,衛崗斬獲中國氣象服務協會2020年第三期AAA信用等級評價。這意味著在氣候可行性論證、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中國天然氧吧認證等研究領域,衛崗將大有可為。
此外,衛崗積極踐行綠色農業發展愿景,不僅在包裝上采用玻璃瓶、自然可降解的牛皮紙包裝,還推進”奶牛碳足跡排放“工程建設,開發奶牛場、農場水平碳足跡評估管理平臺,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農業碳足跡管理的企業。
如今,衛崗乳業又添一個”新身份“,成為中物聯農產品供應鏈分會創始會員及副會長單位,衛崗乳業亦將再起新征程。行遠自彌再攀登,相信櫛風沐雨近百載的衛崗乳業,將在物流、產品、技術等方面全力釋放”鮮動力“,為構建出供需深度融合的農產品產業生態鏈持續奮斗,為助力雙循環經濟開啟”加速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