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日“世界牛奶日”即將來臨之際,5月30日,以“致百年、智奶業、志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北京牛奶文化節”在京開幕。主辦方北京市奶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市民目前人均年消費乳制品超過50公斤,高出全國人均年飲奶量15公斤。
一杯奶,開啟北京的清晨,一杯奶,浸潤著北京的變遷。本屆北京牛奶文化節,回顧了北京奶業的發展歷史,幾代北京奶業人付出汗水和心血,以“奉獻、奮斗、擔當、創新”的北京奶業精神,將一杯杯現在看來再尋常不過的牛奶擺上了市民餐桌。
“回望北京奶業發展的歷程,也深深地鐫刻著紅色基因”,北京市奶業協會會長、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副總經理常毅表示,從1949年中共中央進駐北京,老紅軍農墾人當時趕著五輛馬車三頭奶牛來到了北京香山腳下,北京奶業就從這里開始發展,先后經歷了“累土聚沙”的拓荒奮斗階段、“改革開放”的發展壯大階段、“攻堅克難”的品質提升階段,“化繭成蝶”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足”、“從足到好”的歷史蛻變。
如今北京奶業的結構更優化,至2020年底,北京市奶牛場存有50家,奶牛存欄5.8萬頭,成母牛存欄3.14萬頭,全市生鮮乳主要指標優于歐盟標準。乳品加工方面,乳品加工企業現有14家。北京市場乳制品琳瑯滿日、花色繁多,市民人均年消費乳制品超過50公斤,高出全國人均年飲奶量15公斤。奶牛育種全國領先,機械設備、飼草飼料、獸醫獸藥等相關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也得到了有力改善。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食品處處長李強介紹,2020年我國生鮮乳乳制品和嬰幼兒配方乳粉,國家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全部超過99%.三聚氰氨已經連續12年零檢出,國產追溯體系已經全面建成,可以說我國乳制品質量安全狀況已經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國內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消費信心不斷提升。
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國豐表示,“十三五”時期,北京奶業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行業科技進步水平、品牌美譽建設全面躍上新高度,北京奶業文化底蘊深厚,產業特點突出,標準化、智能化、綠色環保、保障供給、品牌建設、科技創新、質量管理、產業素質等多方面始終走在全國行業的前列,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首農食品集團乳業板塊銷售實現銷售超百億,預計“十四五”末乳業板塊銷售收入超200億。首農食品集團將繼續秉承科技創新和工匠精神,育好種、養好牛、產好奶,用更加優質、健康、營養的乳制品奉獻給大眾。
北京牛奶文化節還舉行了豐富多彩的嘉年華活動,吸引了百余家庭參與。北京奶協秘書長廖晨星告訴記者,希望通過有趣的、消費者樂于參與的方式,教育、引導奶制品消費,從娃娃抓起,讓小朋友們從小就能了解從牧場到牛奶生產加工的相關知識,知道如何選擇牛奶、如何正確飲用牛奶。據悉,為了持續引導奶制品的健康消費,北京市奶業協會還組織編寫了《Hey!該喝牛奶啦!》科普書籍,發放到校園、社區,進一步普及牛奶知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