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都會把科研技術作為征戰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奶粉行業也不例外。近年來奶粉市場推出的新品,代表著行業科研技術的最新成果,也展示著企業的競爭優勢。
產品向著科技方向發展,是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驅動的結果。因而更多企業紛紛向科研投入資金和成本,不斷加大研發比例,希望改變和重塑市場格局。
01、研發關乎未來
近年來,隨著奶粉行業高端產品增速連年穩定提升,凸顯了消費群體對高端優質產品的核心訴求,愿意為優質產品溢價買單。市場和消費群體倒逼產業端不斷優化產品,提升產品的質量。企業不斷地增加對科研的投入,意味著對產品品質的追求,進而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
而國內企業對科研的重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研發投入。查詢國內乳企2019年財報了解,從研發費用投入來看,伊利研發費用約5.42億元、蒙牛研發投入約為2.5億元、澳優的研發投入約為1.32億元,健合集團研發投入約為1.64億元、飛鶴國際研發投入約1.71億。
總體來看,企業都在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彰顯品牌企業的強大實力。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能力投入,部分中小企業由于規模較小、實力不強投入也跟不上。而大品牌企業一年的研發投入,比一些小企業一年的銷售金額還高。
除了企業自身投入之外,地方政府也對乳企研發展開扶持,今年8月,北京市政府為“安全健康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究與產業化”專門立項,并撥付專用資金,用于嬰配粉研發。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獲得千萬元撥款,用于對母乳成分組成的分析、營養代謝的研究、對產品奶粉喂養效果的跟蹤調查。這些都是中小企業無法比擬的。
當前,奶粉的競爭圍繞產品展開?蒲惺钱a品的競爭體現,為奶粉注入強大的生命力,助力產品在市場開疆拓土,為企業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02、母乳研究已較普遍
隨著產品品質被消費者重視,企業對研發費用的投入也在逐年提高,企業相繼建立研發中心,更有大品牌企業建立母乳研究庫,向著國際研究看齊。
縱觀今年以來,雀巢、雅培、美贊臣、伊利、飛鶴、君樂寶、澳優等企業推出的新品,科技含量十足,還有三元、圣元等企業也在母乳研究領域之中探索多年,用產品證明企業的實力。
早在2003年,伊利就開展母乳研究,建成中國首個企業母乳研究數據庫,并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并據此在市場上推出金領冠系列產品,提升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核心競爭力。
三元在堅持母乳研究期間,建立了中國母乳數據庫。2016年10月對外公布中國母乳數據庫。2018年8月,國家母嬰乳品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科技部驗收。母乳研究也成為乳制品行業科研領域的重點課題。
一款產品必須經得起市場和消費者的檢驗,還需經歷時間的沉淀,才能稱得起優質。而優質產品的背后,是企業投入資金和時間成本,耗費科研人員的心血,時間和經驗的不斷積累,在配方、工藝等方面都達到最優效果的產物。絕非只是投入資金就能得到的結果。這就需要企業持續數年不間斷地向科研投資,促進產品更新迭代,跟隨甚至引領消費需求。
乳企不斷地推出母乳研究新成果,刷新行業紀錄,樹立行業標桿,成為其他企業競爭的對象。當前,母乳研究已經成為奶粉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引領著奶粉新品的走向。
03、科研專注產品實力
乳企在向科研投入大量的資金的同時,還向科研傾斜資源。在企業內部建立科研團隊,與高校、研究所和醫院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傾力打造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中國已成為達能全球第二大市場,今年7月還宣布投資1億歐元,支持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建設,同時將加大對本土市場的洞察與數字創新工具緊密結合。
多年來,飛鶴圍繞嬰幼兒奶粉母乳化潛心攻關,搭建十余個產學研平臺進行深入的母乳研究,包括兩國四地研發平臺,與朱蓓薇院士團隊搭建的首家中國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等。
目前,母乳研究成果是不少企業科研實力的體現,以專利的形式保護研究成果,并將專利應用于產品當中,提升產品的品質。
從長遠發展利益來看,企業只有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才能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奶粉品牌的競爭實際上已演變為研發實力的較量。企業只有在科技研究上下功夫,才能在競爭中掌握主動權不斷開拓市場。
04、科研助力征戰市場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把科研成為宣傳亮點和企業優勢。
企業向外界展示其技術研發水平,傳達出未來奶粉行業更需要比拼驅動市場持續增長的實力,將重心放在研發產品上。并且不斷提升研發技術的含金量,持續創新研發推動產品升級、配方升級。
企業把加大研發投入作為基礎性發展戰略,這種戰略實施到一定階段,企業一定會在創新成果和經濟效益上獲得應有的回報。不斷進行科研創新,企業才能成為奶粉市場的引領者,彰顯強勁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在企業成長和追趕國際品牌的過程中,國內企業與國際品牌的距離已不斷縮小,甚至不少品牌已經超越,這些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毋庸置疑。
奶粉行業千億級別的發展空間,競爭激烈是不爭的事實。而科研投入不像營銷那樣直接影響收獲回報,可能需要數年才能看到成績。因而企業需要摒棄浮躁,靜下心來做科研,在未來的市場較量中,才能穩操勝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