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奶粉行業進入存量市場競爭階段,大浪淘沙式的整合正不斷加劇——在這一行業背景下,頭部乳企構建多元化全品類產品矩陣加寬“護城河”成為一大選擇,作為國內首家在港上市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澳優乳業在7月22日舉行的澳優能立多新品發布暨經銷商大會上,揭曉了國粉優系列新品,落下澳優能立多推進母嬰營養戰略布局的重要一子。
“澳優能立多被賦予振興‘澳優新國貨’的光榮使命。”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彬表示,作為澳優集團的榮耀長子,能立多一開始便被賦予了振興牛奶嬰配的使命。他認為,這些年能立多在摸索中曲折前行,目前整體作戰能力終于達到自身歷史最佳狀態和水平。
董事長透露上半年雙位數增長
“澳優的發展,源于一個以全球優質奶源服務中國市場的故事。”在7月22日的發布會上,顏衛彬回憶起澳優成立18年來的發展歷程時如此強調。據他介紹,在2003年于長沙成立澳優時,因為湖南沒有優質奶源,所以澳優創業團隊從一開始就是全球化思路。
從2003年在湖南成立,曾經的“奶粉新兵”到了2020年已經躍居行業前五。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CR10為76.9%,澳優占比為6.3%位居第五。
“作為中國乳業的先鋒品牌,澳優充分利用國際乳品資源,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之路。”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吳秋林在7月22日的發布會上評價稱,當前中國乳業正處于加快轉型升級的大潮中,以澳優能立多為代表的優質乳企更應發揮引領作用,加強科技創新,推動中國乳制品行業走進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財報數據顯示,在澳優2020年79.86億元營收中,自有品牌配方牛奶粉業務貢獻銷售額38.20億元,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貢獻銷售額31.06億元。目前在自有品牌牛奶粉業務上,澳優旗下主要有海普諾凱、能立多、美納多三個主力品牌。在7月22日的這場新品發布會上,澳優能立多也推出了全新優系列,進一步擴容自身多元化產品陣營。
據介紹,澳優優系列新品是澳優能立多在澳優“1+6+N”全球研發體系的科研支持下,依托自身在母嬰營養領域的配方優勢及成熟經驗,攜手北大·澳優營養研究中心創新研發的成果,并首次實現了孕嬰童全生命周期營養覆蓋。
“扛起新國貨的旗幟,是澳優對于能立多的期待,更是世界與中國新關系時代之下的戰略機遇,集團會在全球供應鏈、品牌建設、組織打造、數智化運營等方面助力這一目標的實現。”顏衛彬稱。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澳優實現營收21.83億元,同比增長12.9%;撇除2021年第一季度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影響,經調整錄得歸屬于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為人民幣3.31億元,同比增幅11%。對于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顏衛彬透露稱:“盡管上半年市場挑戰不小,但上半年業績有比較好的增長,達到了兩位數的增長目標。”
“未來三年大浪淘沙”
今年上半年,嬰幼兒奶粉生意難做。
澳優中國區首席運營官兼能立多公司總經理鄧慎恢在發布會上透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嬰配牛奶粉市場規模增長平緩。截止2021年5月,整個市場銷量、銷售額當月同比增速均低于8%,1-5月累計較同期增速均不足10%。在他看來,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存量市場中搶奪增量的戰役愈發激烈。
對于當下的市場現狀,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2021年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變化。“一是奶粉價格戰從2020年下半年延續至今,渠道壓貨、竄貨巨大,我們預計行業渠道存貨高達5萬-8萬噸,此次行業價格戰是歷時最長、覆蓋面最大的一次;二是大量母嬰店退出市場,結合調研和母嬰媒體統計,2020年至今大概30%的母嬰店關門清貨,母嬰從業人員轉產居多,母嬰零售業態連鎖化發展遭遇極大阻礙;三是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消費者線上購物比例進一步增加,從而使得門店進店率大幅下滑,其結果是奶粉企業加大線上投入,減少線下投入,同時大量壓貨造成經銷體系承載負擔重,加劇廠商、廠代、經銷零售之間利益矛盾。”宋亮稱。
在宋亮看來,2023年將是整個行業的重要節點。“預計2023年后,中國奶粉產業整體將趨于向好。整體價格戰陸續結束,行業格局會有明顯變化,整體形成相對穩定的競爭態勢。”宋亮提出。
在7月22日的發布會上,鄧慎恢指出,當前市場份額加速向龍頭集中,國產亦迅速崛起,以飛鶴、君樂寶、伊利、澳優為第一梯隊持續增長。在鄧慎恢看來,未來3-5年的時間,行業將會進行新的洗牌,品牌集中化、渠道集中化都將加快。他用“未來三年,亂象叢生,大浪淘沙”來形容行業局勢的變化。
在發布會上,鄧慎恢再次重申,澳優集團2023年進入中國嬰配市場前三、2025年進入中國嬰配市場前二的目標。具體到能立多業務上,他透露,在今年上半年能立多業績增長幅度超35%,其中G4系列增長幅度更是超過90%。按照他的預期,能立多在2021年將達到20億目標、2022年超過30億、2023年超過40億。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