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品,應該是各方所需、眾望所歸,未來會成長為第二大品類。
因為現在奶粉、紙尿褲已經是剛需化,滲透率很高,但是營養品和零輔食的滲透率還不足,有很大的機會和可能。
尤其是在當下母嬰行業寒冬之季,大家都在尋找新的增長點,并且都在營養品和輔食這兩個品類中尋找發展的機會。
我們為什么認為紙尿褲不是第二大品類,而營養品是第二大品類?
紙尿褲的銷量很大,但線上占到60%,門店的占比越來越少,實際上不太好扭轉,之前紙尿褲在門店的占比超過19%,而現在不到10%,低的時候只有7%-8%,紙尿褲很難上量。
但營養品完全有機會做到10%以上,甚至做到20%以上,都是有機會的。
而營養品在成為“第二品類”的進程中,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首先是品牌方。
目前營養品沒有品牌力特別強的品牌,都不是特別突出,這是營養品行業發展需要重點發展的方向。
因為任何一個細分品類的行業,只有當開始出現10億體量的品牌時,這個行業才會蓬勃發展。當下母嬰營養品還沒有出現10億體量的品牌,行業還沒有開始蓬勃發展。
我也特別希望各大品牌方要帶著使命做品牌,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我們需要一些頭部企業牽頭,需要創新的打法,更需要長遠的布局來塑造大品牌。
未來,我相信,在大品牌的推動之下,這個行業會蓬勃發展。頭部品牌成為關鍵角色,發揮引領作用,具備利他思維,與渠道商一起配合共同推動行業,不能只考慮自身的利益。同時,品牌還要堅持長期主義,不能今天投入就想著明天馬上賺錢,要做好長遠規劃,做好市場教育、品牌塑造。
營養品是一個需要品牌推動的品類,但是現在太過于依賴渠道了,沒有品牌推動,單純只靠渠道推動是很難的。
其次是行業標準。
營養品行業多年來起起伏伏,每當做到一定規模和增速后,就會有特別的事件發生,“打回原形”,包括行業從業門檻低,從業者水平層次不齊,都掣肘著營養品行業的發展。
我們呼吁行業標準要盡早出臺,規范市場經營,提高從業門檻,清除“害群之馬”,維護好慢慢積累起來的市場信心。沒有標準,大家都可以隨意玩,一個品牌、一個產品的負面消息都可能給整個行業帶來“災難”。
第三是產品創新。
營養品的產品需要不斷創新。我去年就提出過,營養品要采用分階段的玩法,把營養品剛需化、快消品化,而不是“買一次吃一年”,這樣能夠很好的解決復購的問題。
同時,營養品要打造大單品,通過品牌塑造、廣告、營銷、教育、種草等手段,把一個大單品打造得家喻戶曉,品牌力強、號召力強,而不是泛泛的幾十個、上百個SKU,這樣不一定好推廣。
第四是渠道方。
這些年我參加過營養品大會,我們渠道自身而言,是非常想提升營養品占比的,也希望營養品能夠快速的增長,成為第二大品類。
所以作為渠道方,我們必須先提升重視度,重視是任何一個產品實現發展的前提條件。
重視之后,就要有相應的辦法來落地。
一是通過營銷驅動營養品發展。注意是營銷,不是促銷。通過促銷的方式帶動是不可能的,一味的低價、打折、優惠、促銷,沒有未來,因為消費者要的不只是便宜。
二是經營用戶,打造單客經濟。這就需要服務驅動,通過我們的服務把營養品推薦給少數忠誠客戶,因為客戶太多,不要妄想著“大水漫灌”,要做好單客營銷和服務。
總的來講,未來我們希望品牌方和渠道方共同努力,雙方形成合力,合力打造、共創未來。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營養品領域一定會誕生很多優秀的企業,這些有夢想、有使命、有追求、有長線思維的企業,發展成為10億體量企業、100億體量企業,帶領著營養品行業蓬勃發展,同時給母嬰行業帶來極大的“溫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