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腦子里,人的一輩子要賺錢,要賺的更多,就是要做生意,自己當老板去社會上打拼。所以我對馮侖的演講是比較感興趣。他是一個商人,也是一個眾多年輕人追逐夢想的目標。
視頻介紹說馮侖是白手起家的,生活是熬出來的。我認為熬這個字代表的無可奈何,也代表了忍耐。也許很多人都會說,現代社會“熬”這個字已經不適用了,我們需要迅速的找到快捷的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這件事,用最短的時間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其實,每一個成功人都是一個有耐性的人,我們不能只看到他們美麗的光環。我們要向成功,就必須有這些經過“熬”得到的經驗,得到的人生積累。比如說一個在學校表現不錯的運動員,他不能每天只向往著獲得像劉翔一樣的成就,他必須經過學校選撥,國家選撥等層層比賽后才能有機會站到奧運會的舞臺上。在這個過程中,他必須的“熬”。
現在的社會壓力大,人們的生活都是快節奏的。但是我們的人生積累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的認真走,這樣的人生經驗才是豐厚的,對自己有用的。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要有個結果,無論是否達到我們曾經預定的目標,都有有些收獲或者教訓留給自己,這樣也才不枉費在這件事上花費的時間。
馮侖先生討論最多的就是理想與現實。如何看待理想,如何看待現實,如何將理想變成現實的問題。在今天的社會中,我們有很多次想社會妥協,放棄了自己的理想。馮侖告訴我們,向現實妥協的原因,也許不會因為現實太強大,只是我們沒有“熬”下去。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羨慕別人的人生,我們不可能完全復制下來。我們能做的就是堅持住自己的理想,多折騰一下自己,讓自己不要在現實中迷失我們的方向,這樣才能實現理想,獲得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