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6+1家庭的增多,孩子在一個家庭中備受寵愛,所以要什么給什么,這就為我國的孕嬰童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孕嬰童行業這個蛋糕再大也有分完的時候,那么孕嬰童行業各個領域的分布情況是怎樣的呢?
中國目前正處于第四波嬰兒潮,2008年新生兒達1608萬。這一波嬰童兒潮,帶動國內消費進入加速期。早自2000年之后,嬰童產業增長率就達30%,遠高于同期GDP9%的增長率,許多企業常常將下年度營業指標增長率鎖定在50%~200%。來自嬰童產業研究中心4月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0-12歲的嬰童市場總規模已達1.15億元,按照近幾年嬰童市場將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15年嬰童市場將達到兩萬億元的規模。
一個家庭撫養一個孩子需要花費多少?花在什么地方?我國嬰童消費結構如何?嬰童消費領域主要有早教、玩具、食品、服裝、娛樂、日用品等。
此外,2歲以下嬰童用品如紙尿褲也是一筆很大花費。月花費在300元以內的有32.47%,300~500元有22.06%。6歲以下嬰童服裝年花費1000元的,約占50%,玩具年開銷500元以內的占62.78%。3歲以前健康為主,之后就是教育。目前的家庭支出是孩子的教育費用,不論學前學齡,教育都是的,現在隨便上一個親子興趣班都是上千元。
據調查報告顯示,4~6歲嬰童消費中,幼兒園是大頭,每月平均722元,占花費比例32.3%,培訓費用每月接近500元,排第二,這兩項費用占消費結構比例的五成以上。嬰童消費結構因年齡帶來的變化和中國的文化有關。中國自古注重教育,家長會對孩子的要求更加嚴格,教育和培訓方面的投入成為絕對重點,F在嬰童早教年支出1000元的占到40.5%,3000~5000元的占到14.71%,10000~15000元的占到12.44%,教育費用支出1萬元以上的有21.6%。
同時嬰童消費城鄉收入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總結為地域消費結構中的城市規模差異。3歲以上,單個孩子的消費總量幾乎是翻倍,一線城市從每月1442元增長到2668元,而省會級城市從890元提升到1813元。大多數3000元以下收入家庭,與其他較高收入家庭相比,在兒童消費方面差異較為顯著。而收入超過3000元的家庭,孩子間的消費差距則越來越小。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嬰童消費中的城鄉差異在縮減,不像以前割裂明顯。這種差異“小于城鄉收入差異,也小于成人消費領域的差異”。因為大家普遍的心理,“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希望過上與城里孩子接近的生活!
由此看來,食品(奶粉)占大頭,占41%的比例,其次就是嬰兒早教、嬰兒紙尿褲等。其中嬰兒早教的比例也在逐年攀升。
所以我們在做投資的時候一定要看準市場,切不可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投資,到最后肯定是血本無歸,在做投資之前,我們一定要進行市場調查分析,爭取得到的市場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