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明確要求,要把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作為突破口,把優質國產品牌樹起來,把消費者的信心提起來。
6月,工信部發布實施了《提升嬰幼兒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組織制訂了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并表示將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6月1日至8月31日)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檢查,淘汰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質量安全保障條件不達標的企業。
近日,有報道稱,國家將斥資300億助力國產嬰幼兒奶粉行業,通過政策傾斜、財政補貼等方式打造一批能夠贏得市場信任的國產品牌。
此次6家國產乳品企業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的組織下,高調向社會發布了嬰幼兒乳粉新品,被外界視為打造國產奶粉品牌的重要舉措。這6家所謂的“奶粉國家隊”也被許多人視為政策重點扶持的對象和“中國奶業的希望”。
然而,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卻表示,從來沒有所謂的“國家隊”之說,“只有生產好產品才是好企業”,上述6家企業是由行業協會組織專家通過實地調研遴選得出的。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巡視員高伏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政府部門更多的是對企業的創新、產品質量的提升予以鼓勵和支持,但具體投產后的反響最終要經過市場嚴格的評價和消費者的“打分”來判定。對于“斥資300億”一說,高伏稱,“支持政策會有,但具體的資金量和支持方式,目前尚未明確。”
業界普遍認為,奶粉國家隊的名號或許并不存在,但按照這6家企業的行業地位和國家對其支持的力度,這6支隊伍就是有實無名的“奶粉國家隊”。一位奶粉企業高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這6家企業已經和其他奶粉企業有了根本上的區別。
完達山乳業董事長王景海認為,將一批有實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與其他企業區別開來很有必要,“一個企業出了問題,好像中國的奶粉行業都出了問題,很多企業其實是沒有問題的。”王景海預計,目前全國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27家,經過兼并重組,未來奶粉行業可能會形成10家左右的大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