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開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40多年來,由于計劃生育我國少生了4億多人,大大減輕了人口過快增長對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超低生育率的延續,“未富先老”、勞動力短缺、獨生子女家庭養老等問題日益嚴峻。就在去年下半年,國家實施放寬二胎政策,到目前除西藏、新疆外的29個省(區、市)已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但是,政策的實施是否會帶來人口走勢的變化,各地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的緊缺呢?下面以兩個問題為您解答。
二胎放寬,是否會出現“嬰兒潮”?
自從“單獨二孩”政策啟動以來,生還是不生就成為很多人糾結和討論的熱點,隨著政策進入快速落實期,有人擔心生育率會有所反彈,甚至出現生育高峰。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車偉表示,“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半年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策的放開對我國整體人口走勢影響不是很大,“嬰兒潮”的出現也是值得觀察。
隨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與提高,但是生活、工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考慮到住房、上學、醫療、衛生等方面的費用,應該說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是越來越大了,年輕人在是否生育第二個孩子的問題上是有一些猶豫與徘徊的。因而,放寬二胎政策實施后,中國人口出生率的反彈并不會太大。
“單獨二孩”政策會造成公共資源的緊張嗎?
“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對于各地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和服務的影響應該是有限的。“單獨二孩”這個政策影響的是城市地區,對農村地區影響比較小,因為農村地區獨生子女數量不多,而城市地區無論是醫療還是教育資源是比較充足的,北京等許多大城市的教育教學資源甚至是過剩的。因而,從現實角度推測,新政策不會對醫療或者教育資源造成太大的沖擊,目前公共服務所提供的基礎教育、醫療資源是能夠吸納因政策調整而新增的人口的。
“單獨二胎”是一個政策引導,實施的長遠效果仍然需要考察,但是,最終都要保證我國人口增長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做到中西部地區的相互促進、同進步、同發展,城鄉統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