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胎政策”開放之后,母嬰市場迎來新一輪增長。無論是在線電商還是線下實體,市場份額均獲得大幅增長。在由燦土金服舉辦的“新財富分析師、明星基金經理走進百家新三板企業”大調研活動中,財經記者對喜喜母嬰總裁徐赟進行采訪,了解登陸新三板為該企業所帶來的變化。
從總體市場規模的角度看,中國作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孕嬰童產品消費國,母嬰市場規模龐大,可達萬億級別。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國內母嬰市場的行業細分種類繁多,不同地域的需求數量和品質要求也有不小差異。
據了解,喜喜母嬰成立于2009年,主營為產后女性及嬰兒提供產褥期專業護理和系統健康管理服務的母嬰生活護理服務,業務覆蓋母嬰生活護理、月嫂育兒嫂居間服務,該公司于去年3月正式掛牌新三板。
談及作為新三板“一年級生”的收獲,徐赟認為,母嬰行業原先被外界了解并不多,掛牌新三板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無論是普通客戶還是像松下、海爾、攜程等合作伙伴對于喜喜母嬰的信任度都顯著提升。此外,對于公司自身運營規范化、員工股權激勵等,掛牌新三板也帶來了許多積極的作用。
國內母嬰市場前景雖然光明,但對于高端服務的理念培養尚在起步階段。徐赟向財經記者介紹,喜喜母嬰2009年剛剛開始進入月子會所行業,在上海這樣的國內超一線城市,也僅有1%的產婦選擇入住月子會所,如今這個數字提升到了10%,但從全國范圍看,整體比例仍然只有1%,這個行業還有極大發展空間。因此,通過良好的服務,打造擁有高認同度的品牌是企業現階段的重要目標。
受益于去年開閘的“二胎政策”,去年喜喜母嬰月子會所平均入住率較上一年度提升20%.徐赟介紹,二胎媽媽普遍更注重生活品質,愿意接受更加時尚的服務,這也對喜喜母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促使喜喜母嬰在自身服務上不斷提升和創新,包括無痛開奶、掃e嫂在線平臺等在內的新型服務,都獲得客戶的極大認可。
從當下需求看,母嬰消費人群主流新任媽媽們身份多重,她們不僅肩負養育寶寶的重任,同時也是一個家庭的核心成員,主導著整個家庭的消費決策。另外,她們還扮演著職業女性的社會角色。在多重身份下,她們有非常多的消費需求。
據此前TalkingData發布的《移動端母嬰人群洞察報告》,母嬰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應圍繞兩方面展開:一是在特定領域深耕形成差異化優勢,通過在基礎功能板塊的經驗積累,強化在特定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與品牌價值;二是平臺化發展以積累用戶提升粘性,引入社交屬性加強用戶互動,豐富使用場景,逐步由單純工具向母嬰服務平臺轉變。
徐赟透露,在國內O2O服務元年的2014年,喜喜母嬰針對現代都市人群推出的“掃e嫂”,正是順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的產品。不少年輕父母,在深夜時分都可以通過手機,很輕松的尋找到中意的月嫂服務,這要比以往的尋找月嫂模式簡潔、高效許多。
“我們原先提供的月子會所服務,是將優質資源予以整合,打包提供給消費者。而通過我們在線渠道這幾年的運作積累,已經有了十分成熟的運營模式,通過互聯網將享受這些服務的門檻降下來,讓更多人可以獲得體驗”,徐赟對于喜喜母嬰近幾年的互聯網實踐如是評價。
對于目下喜喜母嬰的全國化推進,以及未來的品牌規劃發展。徐赟認為,還是應當先樹立起良好的品牌服務,只有這種服務品質能夠為更多人所接受,才會獲得更大的可復制性。此外,與高端母嬰品牌、嬰童攝影等上下游產業的整合聯動,也是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談及對于目前所處超萬家規模的新三板市場,徐赟認為應當鼓勵更嚴格的監管政策,讓好的企業更多獲益,同時也需要大浪淘沙的過程,讓資本流動性加強,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