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消費這一塊越來越被商家青睞,很多購物中心都紛紛引入兒童業態,作為商場人流的加速器。
零售業有個通行多年的法則: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賺。近年來,不少商家都圍繞女人經濟做文章,然而,隨著經濟景氣度和消費欲望的下降,娃娃經濟的優勢愈加明顯。
隨著國家“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以后嬰童市場釋放的潛力無疑將更大。有分析指出,“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到2019年我國新生兒將新增約750萬,若以母嬰群體人均年消費5000元計算,到2019年母嬰消費至少增長1125億元。也有觀點稱,2013-2015年室內兒童樂園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將保持40%的平均增速,預計至2015年將升至115.25億元。
中國人素來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哪怕家中經濟窘迫,女人也會省下置辦新衣的錢給孩子買吃的買喝的買玩的。一則是因為孩子是女人的希望,給孩子花的錢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自己的后半生做投資;二則給孩子花錢的絕對不只是女人,孩子的父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會對孩子慷慨解囊,而且攀比風漸長,似乎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給孩子花了多少錢就意味著在養孩子的過程中出了多少力。
此外,從整個家庭結構來說,兒童已經逐步成為家庭的帶動消費的核心,小孩可以“一拖二、一拖四”帶動消費,兒童消費這一塊越來越被商家青睞,很多購物中心都紛紛引入兒童業態,作為商場人流的加速器。
比起毛利率和銷量每況愈下的服飾,再比其因各種原因走向低迷的奢侈品,與兒童相關的產業簡直令人羨慕嫉妒恨。要知道,在關注孩子的物質條件之余在智力、社交、性格方面的投資已經成為親子消費的重頭戲,這種消費升級所孕育的商機可謂巨大。
80、90后已成長為最主力的潮爸、潮媽,擁有全新教育理念的他們,更傾向于和孩子互動,在滿足孩子物質需求的同時,也增進情感上的溝通。小能人兒童創意樂園正好滿足了他們與孩子互動,助孩子成長的迫切愿望。因此成為各大商場、游樂園中最受家長與孩子一致追捧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