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嬰幼兒配方食品系列標準行業征求意見會暨標準修訂啟動會,國家計生委、國家食藥總局、食藥總局保健食品審評中心,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代表、營養食品安全領域專家參加了會議,大家圍繞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進行了發言,對已開展的相關研究及嬰幼兒營養研究方面進行了討論。
根據相關修訂安排,修訂后的標準可能有以下4個方面的明顯變化:
一是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的蛋白質標準將進行調整,即我國二段、三段奶粉每100克乳粉中的蛋白質含量的調整。適當調整我國二、三段奶粉的蛋白質含量,提高蛋白質的質量,對于降低產品的成本、增加嬰幼兒乳粉的消化吸收都將有益處。
二是目前針對0-6個月嬰兒、6-12個月較大嬰兒與12-36個月幼兒使用的一段、二段與三段乳粉采用的是嬰兒配方食品(GB10765)與較大嬰兒配和幼兒配方食品(GB10767)二個標準,標準采用修訂后,三個年齡段的嬰兒配方食品將采用三個對應標準。
三是嬰幼兒食品標準中可選擇營養成份的數目將會調整,必須營養成分的數目也可能相應地發生變化。由于現有標準中可選擇營養成份的數目較多,一些生產商對其產品的聲稱與宣傳有許多不規范的地方。所以在嬰幼兒食品營養成份的數目方面,新標準中也將會作出調整,進一步明確營養成分數目。在做好指導企業生產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引導消費者對產品做出選擇。
四是標準中對營養成份的檢測方法規定將更為科學。由于各種嬰兒配方食品中許多營養素都是微量營養素,檢測方法的不同可能導致營養素含量的判定結果有所不同。新修訂的標準也將會更加完善、合理。
配方標準啟動修訂,也說明中國在奶粉配方標準制定上更家科學,吸收國內技術進步成果和借鑒全球營養需求變化。
配方標準變化,各大企業都會受到影響,各大企業需要更好的將自己的配方技術與原輔料做到更好結合、更加nearto母乳。
這意味著,伴隨著奶粉新政,國家不僅要砍掉過多的、混亂的奶粉品牌,同時也通過修訂嬰幼兒奶粉配方標準,讓中國的奶粉配方標準更先進、更適合嬰幼兒。
中國是全球的配方奶粉市場,每年配方奶粉需求量在65-70萬噸,每年正規進口和海淘進入約35萬噸,國內產提供約40萬噸左右。據了解,嬰幼兒配方食品在國內市場的需求約800-1000億元以上。但是面向中國市場奶粉總產能達到200萬噸。對消費者而言,新修訂的標準將讓我國嬰幼兒配方食品適應經濟發展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膳食結構改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