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由“蒙牛乳業十大元老”之一的楊文俊執掌的牧業公司賽科星正式對外宣布,擬以6.07億元人民幣收購華夏畜牧興化有限公司和北京海華云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股權。
華夏畜牧和海華云都的經營范圍均涉及奶牛養殖業務,兩家公司現有奶牛存欄規模2萬頭,生鮮乳日產量達290余噸。收購完成之后,賽科星將憑借一共27個規模化良種繁育基地、13萬頭良種奶牛、日產生鮮乳1425噸的規模,一躍成為國內第三大牧業及原奶生產企業,僅次于現代牧業和輝山乳業。
賽科星突然成為行業及消費市場的重點關注對象,意味著行業洗牌已經默默開始了。
事實上,2014年以來,全球及國內原奶價格的下跌至今仍未出現好轉的跡象,海外乳制品進口量持續迅猛增長的局面更讓中國大型乳制品企業及奶牛養殖企業雪上加霜。行業洗牌的加劇,也意味著散戶養殖的原奶生產模式已經逐漸退出市場競爭,規模化牧場養殖的方式正在革新中國的乳業市場格局。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對中國乳業的負面影響持續至今。整個中國乳制品市場急需更完善的乳制品質量體系、供應體系、飼養體系、信息化體系以及管理體系。某種程度上,賽科星的躍升也是順應這一市場發展進程的必然結果。
2012年4月12日卸任蒙牛乳業總裁一職后的楊文俊,正式辭去其執行董事和副主席職位,成為最后一位離開蒙牛的“十大元老”。楊文俊隨后加入內蒙古賽科星繁育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一職,專注建立從種業、牧業到草業的一體化產業鏈,從而實現對中國奶牛種群的改良進程。
不過,“蒙牛出來的人再創業,套路基本一樣,先做事再上市,然后靠資本力量做大做強。”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乳業內部人士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但依靠資本力量擴大牧業規模之后,賽科星也將面臨更嚴峻的市場局面。
一方面原奶對外銷售的持續疲軟并不能依靠擴大牧場規模來解決,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特有的常溫奶、常溫酸奶及常溫乳飲料已經遭遇增長瓶頸,原奶如何持續有效消化仍舊是乳企們亟待解決的難題。有乳業分析師指出,消化優質原奶的另一條路徑是與奶酪、黃油、乳清等進口品牌和產品形成競爭,順應中國新一代消費者對該類乳制品日益增加的消費需求,從新的著力點入手做大品牌。
文章來源:財經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