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面二孩效應凸顯,新生兒創新千年之高,且45%的新生兒由二孩家庭貢獻,母嬰行業紅利由此得到進一步釋放。母嬰公眾號作為“拉新”渠道之一,亦是母嬰人群便捷取經之路。根據【很快】發布《2016年母嬰行業微信公眾號數據洞察報告》顯示,目前絕大多數母嬰人群關注公眾號的核心訴求是知識補給+產品購買。對于運營者來說,公眾號亦成為“內容電商” 一塊發展寶地。一方面,微信作為日常開啟最頻繁的社交應用,母嬰群體通過關注賬號以及朋友圈傳播內容進行知識補給。另一方面,微信支付的便捷性,促使微商城購買日趨成熟,通過公眾號購買母嬰日常用品以及早教產品逐漸成為一種習慣。
親子教育類公眾號數量井噴,占據母嬰公眾號半壁江山
根據【很快】監測的母嬰活躍公眾號顯示,目前母嬰公眾號中超半數為親子教育類,早教機構遍地開花,公眾號市場布局成為親子教育不可或缺營銷渠道。除親子教育占據大頭外,母嬰傳統媒體以及自媒體KOL構成的母嬰媒體占據四分之一。
母嬰大V號獨占內容市場,80%以上母嬰公眾號平均閱讀量低于500
2016年母嬰公眾號全年平均發文74次,約一周1.4次;單賬號全年平均發文量206篇,平均單次發文3篇。閱讀量方面,頭條平均閱讀3251次,整體平均閱讀2377次。
有別于其余類別公眾號的受眾群體,母嬰公眾號內容專業度與實用性更被用戶看重。2016年母嬰內容閱讀量主要集中于母嬰大號,超過80%的公眾號文章平均閱讀量低于500,文章平均閱讀量5000以上的賬號占比僅6.5%。
傳統母嬰內容營銷之路加碼鋪設,母嬰自媒體KOL引領內容前沿
2016年發文量最多的母嬰公眾號是大連親子網,發文總量TOP5公眾號主體以傳統親子體驗機構為主。內容效果方面,年度平均閱讀量TOP5公眾號主體則由自媒體大號無懸念包攬,崔玉濤家庭育兒以權威專家的知識普及,內容關注度最高。
母嬰品牌生產商公眾號內容運營見成效,提升最為明顯
2016年末,除母嬰品牌生產商外,其余細分類別發文量較年初均有明顯減少,母嬰媒體和母嬰電商發文量一路下滑,傳統企業如零售商、親子教育類公眾號季度發文量波動幅度較大。
閱讀量方面,截止2016Q4,傳統零售商和品牌生產商閱讀量較Q1有一定增長,品牌生產商公眾號內容運營效果提升最為明顯。
母嬰行業公眾號發展趨勢:付費閱讀成常態,內容電商持續深化
2017年內容創業進入“紅利時代”,母嬰自媒體迎來變現春天。隨著母嬰人群對付費閱讀的接納程度逐步提高,加上80、90新一代母嬰群體對價值性母嬰知識的渴求,母嬰公眾號憑借優質內容變現將是常態。
同時,母嬰公眾號內容電商將越來越深化。2016年,靠公眾號每月賣貨5000萬的“小小包麻麻”獲3500萬A+輪投資,年糕媽媽的“糕媽優選”月交易額最高突破8000萬。母嬰大V號內容影響力驅動用戶購買意愿,內容電商成為多數公眾號運營定位,且高昂流水不斷吸引資本市場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