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過程中,有許多問題困擾這新手爸媽,很多時候,爸爸媽媽會被孩子突然的不愛吃飯、腹漲、腹瀉、腹痛、晚上哭鬧、體質消瘦、感冒、咳嗽弄得焦頭爛額又不知道寶寶怎么回事,吃藥打針不出根?其實這都是食積在作怪!
寶寶積食的危害
寶寶積食問題不可小覷,因為孩子食積、蟲積乃百病之源,在治療嬰幼兒童疾病時,應首先排除食積、蟲積病因才能事半功倍!積食因寶寶飲食過快過多,暴食暴飲、多食生冷、肥甘食品等所引起,它給寶寶的身體帶來的危害并非一兩天的事,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消化系統。而其具體危害表現如下:
1 、胃積熱攻到肝,舌苔黃厚燥,引起情緒急噪,好動,晚上12點到4點輕者不睡覺,重者哭鬧,惡心不想吃飯,只吃生冷零食;
2、胃積熱攻到脾,舌苔白厚,引起脾虛導致腹瀉、消化不良、吸收不好;
3、胃積熱攻到腸,舌首黑燥,引起腹漲,形成腸痙孿、痢疾、下垂;
4、胃積熱攻到肺引起易感冒,咳嗽、氣喘造成guomi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炎、抵抗力差:
5、胃積熱攻到心,引起舌尖邊紅燥、花舌苔、口腔潰瘍;
6、食積攻到腎,舌答光滑,頭發焦黃,打溜,面口無光澤,體制消瘦,多汗乏離,身體嬌小;
中國兒科專家稱寶寶積食為百病之源,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影響重大,家長發現諸如積食現象時必須及時處理病根,才能保證寶寶茁壯成長,同時,建議家長養成定期為寶寶消食積的良好育兒習慣。
寶寶積食怎么辦
寶寶積食問題可大可小,處理得不好,會讓寶寶特別難受和痛苦。那要怎樣解決寶寶積食問題?首先推薦的是健康科學的“中醫療法”,如捏脊:讓寶寶趴在床上,夏日可脫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寶寶脊椎兩旁二指處,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由下而上連續捏五六次為一組,捏第三次時,每捏三下須將皮膚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堅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組。或摩腹:媽咪先搓熱手掌,然后順時針給寶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其次,是常見的家庭護理。吃點山楂當零食:適當吃些山楂及山楂制品,能促進胃液分泌,有消油膩,化內積,斂陰開胃的功效,可增加食欲,幫助消化。但山楂片含有較多的糖分,不能長期和過量食用
另外,可采用飲食調理。一日三餐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湯、面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
以上都是十分普遍而簡單的幫助寶寶解決積食問題的方法,家長們在發現寶寶積食時應及時采取措施讓寶寶緩解積食帶來的煩惱;然而,如果寶寶積食情況比較嚴重,伴有大便干、咳嗽、嘔吐等癥狀的話,建議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