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盡快著手準備推動注冊后的新產品上市,“越早準備,未來的損失可能更小,盈利空間可能會更大”。
隨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保持每周公布嬰配注冊目錄的節奏,嬰配行業也來到了“后注冊時代”。
據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荷蘭皇家菲仕蘭主辦的一場研討會上獲悉,已申請嬰幼兒配方奶粉注冊且獲正式受理的配方共計近900個,食藥監總局共批準了7個批次,37家工廠共涉及192個配方。其中,30家是國內的生產企業,共涉及157個配方,7家是國外進口企業,一共35個配方。
會上,諸多業內專家共同探討了嬰配企業在拿到配方注冊后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挑戰,同時也給出了建議和解決方案。
1 新品和市場怎么做?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在會上表示,目前奶粉配方注冊已進入穩步推進的過程。
他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的審批進度,結合嬰幼兒奶粉的注冊制度一家企業不超過3個系列9個配方的要求,目前生產企業一共約190家左右的話,則未來配方數可能在2000個左右。換句話說,目前已受理的配方還不到一半。
他還強調,獲得奶粉配方注冊的企業就像“拿到了一把鑰匙”,但卻并非一勞永逸。因為配方注冊只是對產品準入市場的審查,未來企業還要按照配方注冊批準的證書的要求來嚴格組織生產。
此外,劉學聰建議企業盡快著手準備推動注冊后的新產品上市,“越早準備,未來的損失可能更小,盈利空間可能會更大”.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今天表示,嬰配注冊實施后市場占有率將發生積極的變化,建議已拿到配方注冊的企業盡早上線新產品,占領市場先機。
荷蘭皇家菲仕蘭高級副總裁楊國超則表示,目前部分四線以下城市的經銷商或母嬰店,由于考慮到生意的可持續性,也在積極地尋找引進獲得注冊的企業,代替部分即將退出市場的產品。
他說,尤其是一些代工的品牌,預計在奶粉配方注冊的環境下難以為繼,所以也不再進行市場投入了。這也給目前所有已經獲得配方注冊的品牌留出了新的市場空間。
2 海淘配方怎么管?
值得關注的是,宋昆崗還在會上提出,奶粉配方注冊目前對一部分“海淘”產品尚未覆蓋。
宋昆崗指出,目前“海淘”業態有三種:
一是通過網上代購,屬于零售進口,監管難度本身就很大;
二是國內的網站從國外大批進口,然后通過國內網站進行銷售;
三是自貿區的業態,產品進入自貿區,在從自貿區往外面銷售。
奶粉配方注冊從明年1月1日開始正式執行,但實際上這第三類產品的配方并沒有注冊,“配方合理不合理我們不知道”.
宋昆岡認為,對于上述后兩種業態的“海淘”應該有所監管,這是正常的國際貿易,產品配方應該要在中國注冊,不注冊就應該不能賣。
3 配方研發如何推進?
另外,嬰配注冊制度下,企業今后在配方研發上該如何推進?
對此,乳品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姜毓君今天表示,配方注冊制度是一個需要成熟和完善的過程。從配方研發上來說,會引導嬰配行業和企業在母乳化研究等方面進一步深入,推動未來配方的設計和研發。
而從未來研究的發展趨勢來看,企業需要根據母乳研究的情況,對配方當中所使用的各種原料進行進一步提升。
他還建議,對于未來新配方中一些新原料的引入,嬰配企業、行業和科研機構都應該共同努力推進完善相關一些原料方面的法規和標準,幫助拓展嬰配產品所使用的新原料,引入新工藝,幫助把一些經科研證明能發揮很好作用的新原料進入嬰配使用的原料目錄中。
4 嬰配食品標準怎么改?
上述會議中,行業專家再次談到關于中國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修訂的相關問題。
劉學聰表示,中國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的修訂跟奶粉配方注冊是相匹配的,相信監管部門在新標準的制定和頒布的時間節點上,和奶粉配方注冊的過程會做好相應的平衡,把影響降到最小。
宋昆岡也表示,新標準的變化是現行的嬰兒奶粉兩套標準將變成三套標準,按0-6個月、6-12個月、12-36個月分成三段,和國際接軌。同時會對蛋白質指標等做出一些修改,同樣也是和國際標準相銜接。他認為企業在原有配方的基礎上修改的工作量不會太大,所以不用過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