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奶粉‘新國標’將正式出臺!”近日一則消息刷屏了!終于,沉寂兩年的“新國標”要有新進展了!
自2018年9月7日,國家衛計委發布嬰幼兒奶粉新國標征求意見稿,已經過去兩年多了,期間關于新國標的進展一直是個“謎”:新版的嬰兒奶粉國標何時公布?新、舊國標的差別在哪,變嚴格了還是寬松了?新國標做出修改的部分解決的又是哪些問題,是否適合行業的發展?
作為嬰幼兒口糧,奶粉的安全性、科學性以及與國內寶寶體質的適應性,任何一項指標的制定都得慎之又慎,因而,新國標的姍姍來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新國標的全新出臺,對于嬰配粉市場無疑是一大喜訊,但對于羊奶粉行業來說,更值得關注的是,羊奶粉的新標準是否能冠上“國字頭”!
眾所周知,羊奶粉行業尚沒有屬于品類本身的國家標準,羊乳的生產與市場規范所遵循的是牛奶粉的標準,業界一直流傳著“牛標套在羊頭上”的調侃,羊乳國標的“缺席”背后,夾雜著羊乳人的諸多無奈。
1 缺席的羊乳“國標”
那么,羊乳國標為何遲遲沒有推出?
業內人向《羊奶粉前瞻》透露,市場盤子小、品類定位小眾是羊奶粉難以推出“國家標準”的原因所在,嬰配粉市場中,羊VS羊素有“九牛一毛”的說法,這樣的類比中,指涉的不止有認知,還有份額。
國標牛羊混用的“傳統”由來已久,但隨著羊奶粉品類的興起以及市場的繁盛,“統一標準”的局面下,不少業內人逐漸意識到了其中的局限性。
“‘牛羊不分家’標準的缺失導致羊奶粉市場的質量管理頻頻出現問題,在某一年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的抽檢中,不合格、存在安全管理問題以及質量問題的奶粉企業共計17家,羊奶粉企業占9家。”
據了解,羊乳標準缺失導致許多羊乳企業自設“企業標準”,在蛋白質、脂肪、非乳固體等關鍵性元素上采用企業標準,而企業標準的市場準入實施的是備案制而非審批制,“企業向市場漿管部門備案即可”。
企業標準各有差異,增加了羊乳市場的不確定性,其中難免亂象,有關于市場監管的、也有關于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文提到的抽檢中槍事件正是例證。
陜西省乳品安全生產協會秘書長王偉民表示:“羊奶、牛奶的蛋白質和乳糖等指標差異較大,制造工藝也有所差別,籠統地用牛奶粉的標準要求羊奶粉,不利于科學評定羊奶,保障羊奶產品的品質與質量。”
2 從地方標準到國家標準,路還有多遠?
企業標準的浮動性相對較大,由此引發的諸多羊乳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管理問題也日益凸顯出羊乳標準缺失的嚴重性,基于此,不少地區以及羊乳協會陸續制定了羊乳的地方標準。
如陜西省乳品工業協會、陜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曾提出了全國首個《生鮮羊乳標準》和《全脂羊乳粉、全脂加糖羊乳粉》標準。
陜西是國內羊乳重鎮,由政府、協會以及企業聯合發布羊乳“地方標準”也從側面反映了對于羊乳標準更新調整的急迫性。據悉該標準經過陜西地區專家組一年多的大量收集資料、試驗檢測、反復論證已基本成型,并通過專家審定會審定,由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這兩項羊乳標準較于“一刀切”的國標更具針對性,如《生鮮羊乳標準》,與國家標準GB6914-86及GB19301-2003相比,提出了體細胞特性,使羊乳的特點在感官及理化指標的描述上有所變動;在收購及生產過程中,該標準提出了衛生、安全要求。
同樣在《全脂羊乳粉、全脂加糖羊乳粉》標準中,則有了更為精準的調準,與GB5410-1999版相比:1,在感官指標中有羊乳特性表述,;2,在理化指標中,蛋白質、酸度、脂肪、水分含量等有所變動,增加了復原乳可耐受的酒精濃度;3,增加了檢驗規則。
陜西羊乳同仁推出的羊乳“地方標準”使得羊乳行業的規范化發展進一步升級,但地方性的標準顯然難以具有全國乃至更廣范圍內的“普適性”,因而,業內關于羊乳“國標”的呼聲依然很急切。
“羊乳的國家標準根本無法體現羊乳的特色,隨著羊乳產業以及羊奶粉行業的發展,‘國家標準’缺失的弊端日益顯露,把‘牛標’套在‘羊頭’上將會嚴重制約羊乳產業的發展!”
羊乳產業的發展之迅速依然不同十余年前,小眾的羊奶粉品類在近年來已經展現出躋身主流市場的發展潛力,迫近百億的羊奶粉市場展現出蓬勃之勢,但顯然,與羊乳相關的國家標準仍在“原地踏步”,這種滯后性勢必會制約行業的發展!
2021年,奶粉新國標出爐在即,羊乳標準是否有望冠以“國字頭”,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羊奶粉前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