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市場在激烈的競爭中,隨著消費群體規模、習慣和喜好的變化,其競爭特點和場地也發生轉變。占據奶粉行業競爭主戰場的一二線大城市,由于人口規模的變動,也轉向三四線及下沉城市。在這個由區域型中小企業、國產大企業和外資企業組成的下沉市場中,競爭程度并不輸于一二線大城市。各家企業以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在下沉市場上爭奪市場份額,也上演著奶粉行業二次洗牌情況。
01
下沉市場開啟行業格局轉變
近年來奶粉行業基于新生兒出生率下降、行業集中度提升,監管力度逐步嚴格和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等特點,行業開啟重塑市場格局的變動。一二線大城市消費規模縮減,隨之帶動市場主力地位下滑。而與之相對的三四線及下沉市場,成為競爭的主力。
下沉市場的人口規模和經濟實力以及發展狀態,與一二線大城市的成長軌跡頗為相似,為奶粉企業的轉型提供了新目標和戰場。不僅盤活扎根多年的區域性中小企業,也成為國產大品牌成長的根據地。由此催生的火熱下沉市場,更是吸引了外資企業的加速本土化過程,眾多企業聚焦在下沉市場,開啟奶粉行業新一輪的格局改變戰。
除了消費群體目標規模擴大,經濟實力上升之外,下沉市場中便捷的物流和成熟的電商,為企業開拓下沉市場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諸多因素的聚合,讓下沉市場成為奶粉行業競爭的新市場。
一直以來,奶粉行業上演著一二線大城市占據主力的競爭模式,也是契合市場發展的基本模式,大城市的市場,代表著奶粉市場的基本動向和潮流變化。現在主力市場的轉移,也預示著奶粉行業將開啟第二輪競爭模式。
02
三足鼎立格局逐步形成
當眾多企業加速布局下沉市場,在短期之內,導致市場產品品類和功能豐富多樣,深度切合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求。消費群體的需求也會催促企業在品牌建設和營銷方面,緊跟當前的流行趨勢和消費動向。
此時的下沉市場中,充滿著中小品牌、國產大品牌和外資品牌,導致奶粉市場格局發生變化。逐步轉變為由中小品牌、國產大品牌和外資品牌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不同規模的企業,憑借各自在市場上的優勢,占據著不同份額,開啟了激烈的市場競爭。
下沉市場中沉浸多年的區域型中小企業,占據奶源和地理優勢,一度過著悠閑的日子,毫無壓力地在奶粉市場生存。當同樣具有地理和奶源優勢的國產大品牌和外資品牌進軍,中小品牌的優勢被比下去,面臨著國產大品牌和外資品牌的雙重沖擊,現在奶粉市場的形式越來越嚴峻,其市場份額被嚴重擠壓,危機和壓力不可小覷。
當外資品牌的業績不理想,其本土化和擴張下沉市場的速度也在加快,以前由中小品牌和國產大品牌共同發力開拓的局面,外資品牌也加入進來。下沉市場也呈現出狼多肉少的現象,其競爭必然越來越激烈。
眾所周知,國產大品牌的崛起,與下沉市場的布局有著密切的關系,下沉市場是國產品牌發展擴張的根據地,在市場中遍布渠道網絡和營銷經驗,其產品實力逐步提升,信任度不斷增強,這將使得國產大品牌在下沉市場中占據了很大的優勢。
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也在不斷提升,消費者選擇奶粉也更趨專業,加上國產奶粉在品質、渠道和品牌等方面不斷提速,優勢比較明顯。
03
中小品牌競爭力更顯薄弱
實際上,在下沉市場中,中小品牌占據并不明顯的奶源和地理優勢,國產大品牌占據渠道和產品信任,外資品牌占據品牌知名度和產品實力優勢,三者以其在不同環節的優勢,同臺競爭。共同分割下沉市場這塊大蛋糕。
近幾年,多家外資品牌進軍下沉市場的動作加速。惠氏在持續推出新品的基礎上,還為新品牌組建專業的適合本土化的營銷團隊,力求挽回曾經的市場巨頭位置。雀巢也緊隨其后,加大對三四線及下沉市場的開拓,采用品牌替代,營銷契合年輕消費群體的喜好等形式,融入下沉市場,希望打開市場。達能也推出首款國內生產的諾優能3蘊薈奶粉,將本土化做到極致。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品牌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其優勢較為薄弱,隨時都有被其他吞噬的可能,其地位極不穩定。市場也向著二者對峙的格局轉型,更有專業人士分析,今年奶粉市場上,營收不足三億的企業,將會被市場淘汰。
04
市場變換莫測競爭更激烈
下沉市場競爭逐步激烈,企業開拓和維護市場的成本必然增加,其中價格戰更是難以避免,這也是競爭力不強的企業獲得業績的重要方式。大品牌和外資品牌在營銷和渠道的投入也會增加,企業利潤將會減弱。
另外,今年各家企業一季度的成績先后公布,飛鶴、澳優、君樂寶、伊利等品牌有不同幅度的增長,但部分外資品牌依舊不理想,其增長頗為乏力,整個奶粉市場仍然呈現出疲軟的狀態。
下沉市場盡管成為主力戰場,但競爭激烈程度不亞于曾經的一二線大城市。同時還面臨著行業洗牌和淘汰的責任。必然導致行業變革的速度加快,企業的危機感和壓力更大,催生行業轉型。
其實,奶粉市場的格局怎樣轉變,對企業來說,抓住消費需求,以品質跟上市場的風向,將會助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并鞏固現有的份額。面對大企業和外資品牌的全覆蓋式的競爭壓力,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則是生存的第一要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