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從業者必須重視!
“到2025年,全國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達50%以上。”
“對母乳代用品生產銷售者提出明確要求。”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日前,國家衛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游部、場監管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 國家中醫藥局、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國鐵集團等15部門聯合印發《母乳喂養促進行動計劃(2021-2025年)》。
《行動計劃》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目標要求。確定到2025年要達到的定性和定量指標,強調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母乳喂養促進工作機制,完善支持母乳喂養的政策體系、服務網絡和場所設施,提升母乳喂養水平。
二是主要任務。開展傳播科學知識、健全服務鏈條、完善政策制度、加強行業監管等4方面16項重點工作。
三是組織實施。從組織領導、督促評估、開展宣傳等3方面提出要求。
具體來看,《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是,
到2025年,母嬰家庭母乳喂養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70%以上;
母嬰家庭成員母乳喂養支持率達到80%以上;
醫療機構設立母乳喂養咨詢門診或孕產營養門診的比例不斷提高;
公共場所母嬰設施配置率達到80%以上;
所有應配備母嬰設施的用人單位基本建成標準化的母嬰設施;
全國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達到50%以上。
為著力構建母乳喂養支持壞境,《行動計劃》提出,要保護哺乳期女職工權益。鼓勵靈活安排工作時間和工作方式。
值得重視的是:《行動計劃》還明確:
母乳代用品生產銷售者不得向醫療機構推銷贈送產品樣品或者以推銷為目的有條件地提供設備、資金和宣傳資料。
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發布聲稱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嬰兒乳制品、飲料和其他食品廣告。
對奶粉行業將產生哪些影響?
有網友表示:“站在整體角度看,這是個值得為之努力的目標。我們在倡導母乳喂養方面還有些工作沒做好。當前階段,理應有母乳喂養率的提升。要注意,這是整體目標并非個體目標,考核的是社會支持,而不是具體每個媽媽。超過 50% 說明社會支持做得好,沒有全母乳的媽媽并沒有做錯什么。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相同,盡管母乳喂養對媽媽有長期收益,但也有短期麻煩,個體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的自由,配方奶粉也完全可以滿足孩子需要,怎么選擇都是合理的。”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約60%的媽媽是母乳和奶粉相結合。一部分媽媽在寶寶6個月之前可以做到純母乳喂養,但6個月后,隨著媽媽身體原因奶水減少,或者工作原因不得不斷奶,奶粉就成為一些家庭的選擇。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019年發布《中國母乳喂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
同時,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數據統計,目前早產兒在整個出生人口占比已經高達10%,對于早產兒及部分無法完全母乳喂養的特殊嬰兒,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必不可少的。
但對于奶粉行業而言,出生人口下降、純母乳喂養率提升帶來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據《中國乳業》雜志社測算,2020年一段(0-6月齡嬰兒食用,按年需求量27.2公斤)嬰配粉年需求量減少5.04萬噸,二段(6-12月齡嬰兒食用,按年需求量31公斤)、三段(12-36月齡嬰兒食用,按年需求量31公斤)嬰配粉需求量減少8.22萬噸。
新出生人口變化后的嬰配粉需求量變化 來源:《中國乳業》雜志
歐睿數據預計2021-2025年嬰配粉銷售額年均增長率為3.9%,持續降低。隨著母嬰喂養率繼續回升、新生兒數量迅速下滑,未來奶粉市場的增長將是由高端化產品推動。
嬰配粉銷售額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歐睿
乳企之間的存量博弈加速,品牌之間未來幾年必將是此消彼長的競爭狀態。大品牌相互制約,中小企業被并購或轉型。
同時,《行動計劃》中明確,“母乳代用品生產銷售者不得向醫療機構推銷贈送產品樣品或者以推銷為目的有條件地提供設備、資金和宣傳資料。”結合此前新華社發表的《專家提醒警惕配方奶粉營銷影響母乳喂養》一文,也意味著政府或將加強對奶粉市場的宣傳管理。
整體來看,嬰配粉增長乏力,不過兒童奶粉、成人奶粉、特醫食品、專業營養品逐步成為新的增長點,也是企業發力的方向 。
本文由【奶粉關注】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