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大的寶寶從出生開始一直是純母乳喂養,每天喂7~8次,健康活潑。可就是有一件事令媽媽有些不安——寶寶頭枕部的頭發越來越少。家里的親戚、周圍的朋友一致認為是缺鈣的表現,應該給寶寶補些鈣劑。可是到醫院檢查了微量元素,卻發現寶寶并沒有缺鈣。
據專家分析,一般家長都會習慣性地認為,有枕禿就是缺鈣了,其實不完全如此。引起寶寶枕禿的原因有多種:
1、寶寶入睡時常常出汗,有時甚至大汗淋漓,這樣枕頭就會被汗液浸濕。孩子也會感到不適,出現身體動作增多,包括左右搖晃頭部。這樣嬰兒頭枕部經常與枕頭或床面摩擦,頭發就會變少。
2、寶寶2個月后開始對外界的聲音、圖像表現出興趣。特別是媽媽,不僅聲音可以吸引孩子,而且外表也會引起孩子的注意。此階段,由于孩子只能平躺,要想追逐媽媽,只能通過轉頭才可達到。這樣經常左右轉頭,枕部的頭發受到反復摩擦,就可出現局部脫發。
3、孩子所枕的枕頭或平躺的床面較硬,都可對枕部頭發產生壓迫,其結果也可造成局部頭發變少。
所以,建議父母,不要看到寶寶有枕禿,就輕易地認為是缺鈣而隨便用藥,因為經研究發現,枕禿是寶寶很容易發生的一種生理現象,與鈣、維生素D的攝入量關系不是特別明顯。所以,寶寶出現枕禿,應該帶他們到醫院做全面的檢查,切不可自己盲目用藥。
另外還要提醒家長,有時候即便檢查血鈣發現沒有不足問題,也不能說明就是不缺了,因為血清鈣濃度并不能精確、靈敏地反映人體的鈣營養情況,更為準確的方法是使用無創的超聲波骨密度儀檢查。
如果確為缺鈣導致,一般也會伴有神經興奮性高、睡眠不安、易驚醒、與環境因素無關的多汗等情況,而且這種缺鈣準確地說并不是鈣缺乏,而是維生素D缺乏,影響了鈣的吸收以及鈣在骨骼中的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