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高山鎮一商家銷售無中文“戶口”的洋奶粉,且未能提供該批進口奶粉的進口證明,最終被福清工商部門處以7萬元罰款。
近日,福清高山工商所在清查奶粉市場中發現,高山鎮的一家食雜店銷售一批洋奶粉,這些奶粉產自新西蘭、泰國、荷蘭等地,涉及4個品牌7個品種,共144罐,罐身無中文標簽和中文說明書。
工商執法人員要求店方提供這批奶粉的進口證明,商家亦無法提供。據了解,商家采用網購方式從阿里巴巴一網店代購了168罐進口奶粉,并非從正規經銷商購得。
截至工商人員調查時,商家已售出24罐,現場查獲剩余的144罐。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及《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除了必須貼有商檢部門備案的中文標簽,經銷商還要提供進口食品的衛生證書,其中標明該批次產品詳細的情況介紹。日前,執法人員依法對這家食雜店處以7萬元的罰款。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一些洋奶粉未經過正規的商檢程序,在國外可能已經是假奶粉或者是過期的奶粉。由于沒有中文標簽,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將投訴無門。進口洋奶粉一定要有中文標簽,標有正規的成分配調表、產地、進口商及地址和聯系電話,消費者在購買時還應注意它的保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