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嬰童行業將是永久的朝陽產業”和“窮什么也不能窮孩子的”的呼聲在業界不脛而走。有人熱血沸騰,有人不以為然,覺得是大家在夸夸其談。據嬰兒用品消費調查顯示,85.9%的家庭愿意為孩子購買品牌嬰兒用品,也就是說嬰兒用品消費市場正值黃金期,這也是眾多商家搶灘嬰兒用品市場的原因。
需求就是市場,前景錢景非常誘人
“吃飯和喝水的勺子要分開,喝水要用溫度計量水溫,奶瓶要用專門的消毒鍋消毒。”日前,火爆網工作人員暗訪一家母嬰店,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給一孕婦推銷,而該孕婦在聽到介紹后,立馬出手,買了四個奶瓶,一個消毒鍋,四把勺子,花費了1000多元,其中一把感溫勺子就要38元。同時,各式各樣的嬰兒用品應有盡有,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很多產品只要跟進口、科技掛了鉤,價格就貴得離譜。
除了日常用品,嬰童服裝價格也高得離譜。“現在小孩的衣服比大人的還貴!”一位正在給女兒買衣服的女士抱怨道。“這條裙子打完折還要580元,不過面料很舒服,款式也好看。”該女士一邊向售貨員抱怨衣服貴,一邊又安慰自己說。
在商場內火爆網工作人員看到,一雙最便宜的功能性兒童鞋也要近200元,兩三歲兒童的鞋子則更貴,要賣到400元。嬰兒服一般都是以套裝銷售,普通售價為150元左右,貴一點的則賣到400元以上。但很多家長卻習慣了這樣的價格,一邊抱怨價格高得消費不起,一邊又讓收銀員開單付錢。
良性的市場需要理性的消費
如今,嬰童用品專賣店遍地開花,而且母嬰店基本都做品牌代理。“現在家長為孩子消費是越貴越放心,做品牌加盟更能吸引這些家長。”另一方面,家長的購買心理助長了兒童用品的高價。尤其在食品方便,一些經濟不富裕的家長,也愿意高價消費,低價位的商品反而不入他們的眼。
業界不少人呼吁,“孩子不能過分溺愛,使用的東西只要實用就好。” 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未來消費的主力軍。同樣,對于企業來說,只有在提供優良產品的同時,把價格降到家長的心理期望值,才能擁有真正廣闊的市場,從而促進自身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