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沸沸揚揚的輝山乳業高鈣奶河北被下架一事,終于以河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撤銷警示而結束了。從未經任何正常質詢程序就官網發布警示公告,到輝山乳業召開媒體溝通會后立即公告改口監測合格,又到昨晚政府官網公告撤銷之前的警示公告。河北食藥監局自導自演的這樣一出鬧劇究竟是為了什么?政府的公信力哪去了?
作為監管部門,食藥監局的職能本應是保障消費者食品藥品安全。如果監管部門在通過專業檢測機構進行監測結果確有問題,可以向企業進行質詢,并給企業留有申訴以及復檢的時間。但在這次事件中,河北食藥監局顯然沒有按照合法的程序執行,就直接公告警示下架,然而隨后又撤銷警示,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僅給企業帶來巨大負面影響,還對本就脆弱的中國乳品行業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甚至還引起了社會恐慌。
輝山事件發生后,記者采訪了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乳業專家陳瑜,在采訪中陳瑜指出,“三鹿事件 ”以來中國乳業在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中前行,從提升門檻進行行業整合,到加大監管措施擴大監管范圍和標準,監管部門、行業內部都做了很多努力,乳品質量也得到很大提升。
雖然三鹿事件過去7年了,但消費者對于中國乳品的信心仍然脆弱,在這樣的時候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應該公開透明的規范消費環境,而不是簡單粗暴執法,這樣只會使本就脆弱的市場,更加迷茫。
本次事件雖然以河北食藥監局的的撤銷警示而結束,然而在這份撤銷公告中,我們并沒有看到這次子虛烏有的事件帶給輝山乳業品牌的負面影響怎么消除,輝山乳業為此付出的代價誰來賠償,這個有著64年品牌歷史的東北乳企成為河北食藥監局粗暴執法的受害者,一紙冷冰冰的公告怎么挽回輝山乳業這個這么多年0安全事故的良心乳企的品牌聲譽!
我們希望類似河北食藥監局這樣的鬧劇不再出現,希望政府可以真正貫徹執行黨 “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精神,真正為企業經營提供服務,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努力為像輝山乳業這樣的優質企業營造一個健康穩定的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