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除了具有大量的水分外,還包括有機元素和部分無機元素。其中的無機元素根據不同的性質有酸性和堿性之分,諸如各種肉類以及鰻魚、蛋黃等食物,由于含有較多的的氯、磷等非金屬元素,并且食用后身體的代謝終產物是酸性的,因此被稱為酸性食物。
孕婦平時如果食用了過多的酸性食物,就會形成酸性體質,極其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并且對身體內各個器官的正常有序的運行構成影響。酸性食物攝入過量的主要癥狀是眩暈,身體疲勞,失眠等。與酸性食物相對的堿性食物,主要是指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鈣、鎂等金屬元素,食用后身體的代謝終產物是堿性物質。堿性食物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各種堅果。
營養學上用PH值來衡量食物的酸堿度。通常人體的PH值在7.35~7.45之間的時候,血液呈弱堿性,人體各方面生理機能正常,免疫能力良好。想要實現飲食搭配酸堿平衡的目的,就要在控制酸性食物量的同時,盡可能補充三餐中堿性食物的含量,但這并不意味著需要絕對禁止孕婦食用酸性食物,而是做到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的合理搭配,維持身體酸堿平衡,進而促進胎兒的發育。
女性孕期三餐中水果和蔬菜是必不可少的食物,而乳、肉、蛋也要在每天予以一定量的補充。專家建議,孕婦最好早餐喝一杯牛奶,晚餐的時候再補充一杯,而肉類則主要集中在午餐,不過一定要注意盡可能食用瘦肉,過于油膩的肉類會導致孕期身體血壓升高。
此外,由于雞蛋可以增強身體的,因此普通人最好每天食用1~2個雞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準爸爸購買雞蛋的時候一定要買天然的綠色食品,并且根據妻子的身體情況,每天給妻子吃一到兩個雞蛋,營養的補充就足夠了,避免過多食用導致血脂和膽固醇升高。其實只要孕婦在餐飲中做到膳食平衡,那么就會極少出現酸堿失調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