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中國家庭消費新風向”2016寶寶樹華南媒體推介會在廣州舉行。針對目前增長迅速的母嬰市場,AC尼爾森電子商務總監呂效益分享了中國母嬰消費市場最新趨勢,并從多個角度解析了女性消費力的影響。
母嬰行業發展三大趨勢
趨勢一:專業化母嬰渠道及電商平臺領跑行業增長
母嬰渠道增長變化非常大。以前很多人會通過線下渠道購買奶粉、尿布等母嬰產品,包括傳統意義上的超市、大賣場等,而現在這種傳統賣場、超市渠道占比已經非常低,大概只占到1/4,即25%左右;另一個渠道是母嬰專賣店,目前全國一站式購物母嬰專賣店超過8萬家,渠道占比43%左右。而電商是三種渠道中增長最快的,增長率超過30%。由此,母嬰渠道發生變化,投資方向也應當相應變化。
趨勢二:消費升級依舊是驅動品類增長的主要原因, 15年銷量提升進一步拉動品類增長
一個品類銷售額增長,可能有幾方面原因。
1、銷售量增長。我國每年新增1700萬新生兒,二胎政策出臺后,這個數字還會更多。
2、價格增長。母嬰品類國家管控非常嚴格,價格方面的貢獻很低,幾乎忽略不計。
3、消費升級。比如原來喝本土品牌的奶粉,現在就喝跨國品牌的奶粉;比如以前喝美贊臣普通的,現在變成歐版進口的。推動奶粉和尿布消費最明顯的驅動力是消費升級,預示著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買更好的產品。
趨勢三:母嬰相關產品和消費者觸達的前端化
隨著媒介和宣傳方式的進步,我們可以告訴媽媽你是什么樣的體質,寶寶是什么樣的體質,出生之后要選擇什么樣的產品。甚至在備孕期間就把這些信息傳遞給他們,讓她們可以做好準備,并告訴她們如何購買。這就是消費者觸達的前端化,也是母嬰行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趨勢。
如何把握中國女性的消費力
中國女性消費潛力巨大
據統計,世界前13名最富有的創業女性中,有7位來自中國。到2020年,中國女性收入將是2010年的3倍。目前一些快消品牌已經上市很多專門針對女性的產品,口味并沒有變化,但是顏色、包裝等角度都是針對女性的需求設計的,大家已經開始要抓住這一塊消費者。
男女思維方式不同更需有效市場溝通
尼爾森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男女在處理信息的方式差異顯著:女性在多任務處理和感性記憶上優勢顯著,而男性在空間感知方面更加擅長。比起文字,也許她們更傾向于圖片及小視頻等。
口碑效應對于中國女性營銷尤為重要
只有不到6成中國女性會被官方網站吸引而購買產品,與此同時,超過9成中國女性更傾向于購買家人或朋友推薦的產品。口碑效應對于中國女性營銷的重要性甚至超過網頁橫幅廣告。
專為女性設計的社交媒體廣告有很大的潛力
最后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女性更愿意分享。微信上,每天發評論最多的幾乎都是女性,她們喜歡分享照片,參與互動。2/3的中國女性樂于在網上分享她們的購物經歷,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專為女性設計的社交媒體廣告僅有10%左右。
總結:
1、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消費者消費意愿不減,特別是購買更高端、更好的產品是推動母嬰渠道發展的有利因素。
2、母嬰渠道與電商平臺成為母嬰品類的主流渠道。
3、迎接母嬰產業增長新機遇,以及更早的消費者觸達。不單在孕期,甚至在備孕期就要開始溝通。
4、女性消費者不僅是半邊天,更蘊藏巨大新機遇。
5、洞悉與女性溝通的技巧,了解她們多任務處理和感性記憶上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營銷。
6、把握專為女性設計的社交媒體廣告這個空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