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嬰童產業市場潛力巨大,消費者對玩具的需求不斷增長
在“二孩全面放開”政策的助推下,中國孕嬰童產業加速發展并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
《2015 CBME中國孕嬰童消費市場調查報告》調研顯示:52%的媽媽在未來1-2年已有或考慮生育二胎。
同時,孕嬰童市場消費者對玩具的需求不斷增長,報告指出,玩具消費在2-3歲寶寶家庭的消費中明僅排在奶粉之后,位列第二位,已超過童裝、洗護、車床等相關品類。
玩具利潤空間大,母嬰店應重視
作為孕嬰童產業的渠道主力,母嬰店和母嬰百貨意識到玩具將會是支撐未來利潤增長的重要品類,而玩具品牌也發現母嬰渠道正成為玩具銷售的主要渠道,二者對彼此的合作格外重視,呈現融合發展新態勢。
四川省中億孕嬰用品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躍曾指出:“過去中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母嬰店,都是靠食品或奶粉起家,目前奶粉雖然銷量大利潤卻很低,所以要調整品類結構,重視利潤空間更大的玩具!
母嬰渠道銷售的奶粉、紙尿褲等產品的利潤大致只有10%乃至5%,而玩具的利潤卻是其數倍,為該渠道的門店帶來毛利保障。
玩具是實現門店差異化的重要品類
玩具是典型的非標品,是實現門店差異化的重要品類;同時玩具品類是實現互動行為最好的載體,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互動活動與服務。未來門店將通過玩具重點打造差異化,并在終端上體現互動。
可見,玩具品類已成為母嬰渠道加強消費者體驗、商品差異化和提升利潤空間的重點發展品類。
對玩具品牌而言,母嬰渠道已成為其產品銷售的支柱之一
報告顯示:34%的消費者選擇在母嬰店/母嬰百貨購買玩具,超過超市、大賣場和百貨公司。
盡管電商玩具消費快速增長,但電商、海淘渠道的監管與質量問題函待解決,質檢總局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包括玩具在內的跨境電商進口兒童用品不合格率高達33%。“產品質量”、“產品體驗”、“親子互動”是母嬰店渠道的優勢,正因此,母嬰店/母嬰百貨已成為玩具品牌的拓展重點。
玩具行業人士曾指出:“與母嬰零售商合作的玩具企業更需要注重產品的創新,打造獨特的強大生命力的核心產品,提高品牌的價值感。而以母嬰店、孕嬰生活館、一站式大賣場為代表的母嬰渠道,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快速擴張的銷售渠道!
本土益智類玩具品牌,以產品快速創新,結合主攻母嬰渠道的方式,帶動了上游傳統批發渠道業績的增長。
遙控類玩具企業推出的嬰童用品業務于2015年上半年同比增長49.09%,并確立嬰童業務成為公司未來拓展的戰略業務單元之一,積極實踐渠道多元化,進一步拓展終端賣場渠道及母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