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于中國奶粉行業而言是比較關鍵的一年,從奶粉配方注冊制、電商法到跨境電商,從二胎放開到出生率下降,從人口紅利到后人口紅利......這一年,從政策到出生人口數量再到消費者觀念,奶粉行業幾經波折,各奶粉品牌都面臨著不一樣的命運。那么2018年奶粉行業的關鍵詞是什么?為2019年奶粉行業的進擊之戰提供了什么參考意義?
01 出生人口下降、人口紅利即將消失;二胎出生率上升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實行“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二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63萬人,人口出生率只有12.43‰,預測2018年僅1500萬。實施三年時間,人口并沒有迎來井噴,人口出生總量和出生率不升反降,也有業內人事預言,“五年內可能減至1100萬左右。”對于奶粉行業來說,人口紅利即將不再。
雖然2018年出生率下降,出生人口減少,但二胎放開,二胎的出生率略高于一胎,二胎媽媽又是另一消費觀念。這都需要奶粉企業深入媽媽人群,深度了解他們的消費選擇,改變自己的品牌宣傳戰略。
02 電商法、跨境電商
其一是電子商務法規定,海外乳企必須通過國家認監委認證,并持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奶粉配方注冊證,在海外印刷中文標簽,最后經口岸檢驗檢疫全項目檢測合格獲得“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方可在國內市場進行合法銷售。
其二是跨境電商政策從明年1月1日起,延續完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并擴大范圍,擴大到北京、沈陽、南京等22個新設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等。
跨境電商監管政策延續,也就是說嬰兒奶粉跨境將不受國內配方注冊制限制,很多外資品牌雖然不能拿下配方注冊,但仍然可以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入中國市場。雖政策放寬,但監管制度會加強,即將實施的《電商法》對跨境電商提出了約束,對經營規模較大、頻率較高的職業代購做出了嚴格規范,對嬰幼兒食物、保健品、化妝品等進口商品的質量監控更加嚴苛,保證了消費者的權益。
03 細分品類
2018年,奶粉細分品類成為乳企爭奪的藍海,乳企紛紛布局,搶占增量市場,除嬰幼兒奶粉外,增加兒童、孕婦、成人奶粉、保健品、輔食等產品,形成產品閉環,深化消費者年齡層次,增加產品種類。
除此之外,嬰配奶粉市場呈現三大細分風口:一是特殊配方奶粉,特殊患病嬰兒群體的增加,讓特配粉在市場上的呼聲越來越高,而目前,這類奶粉在整個嬰配粉市場中依然占比甚少。但大多巨頭乳企都布局了嬰配粉,如雅培的“小安素”;達能的“紐荃星”;圣元的“優博敏佳”;貝因美無乳糖配方等等。二是有機奶粉,“有機”成為中國消費者目前選擇食品最重要的標簽之一,目前市場也有不少有機品牌,如澳洲貝拉米、德國喜寶、雅培Similac、惠氏啟賦有機等,本土的也有像飛鶴智純、合生元HealthyTimes、澳優能力多等。三是羊奶粉,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嬰幼兒配方羊奶粉銷售增長25%,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100億元,可見羊奶粉市場前景巨大。除佳貝艾特占據一半市場以外,還有圣元的圣特拉慕、蒙牛的朵拉小羊、健合也將在2019年引進一款進口羊奶粉品牌等等。
04 高端、超高端
2018年高端、超高端奶粉增長迅速,從企業財報上看:惠氏2017年整體營收120-125億,其中啟賦營收占70億左右;星飛帆幾乎占到飛鶴銷售額的一半,2018年,飛鶴突破100億規模后,星飛帆將會超過40億向50億邁進;美贊臣高端藍臻2018年銷量很迅猛,據說8、9月都在斷貨.......
05 乳鐵蛋白
據了解,今年來乳鐵蛋白原料價格開始瘋漲,價格由原來的2千~3千元/千克,漲至近3萬元/千克,價格漲幅超10倍。此外,乳清蛋白粉等奶粉生產的原輔料也隨之上漲。目前,我國的乳鐵蛋白98%依賴進口,相對集中在美國、新西蘭、澳洲、荷蘭、法國等國家的供應商中。由于標準的提高直接導致需求的增加,使得乳鐵蛋白的供應渠道突然驟減,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由此導致乳鐵蛋白的價格一路瘋漲。以國內行業現狀來看,要求國內乳企自給自足生產這一原料并不現實。要解決乳鐵蛋白價格暴漲,主要是調整國標問題,在標準未解決之前,對國內乳企來說,要么漲價或停產要么申請更換配方,已沒有別的路可走。
除此之外,羊乳清資源也極度短缺,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一再瘋漲,截至目前,國內真正自產羊乳清的企業并不多,效果也一般,換言之,國內“純羊”品牌所需的羊乳清,將長期依賴進口,但是,進口羊乳清不僅價格居高,且供應存在一定不穩定性。
06 母嬰渠道、電商渠道增長迅速,渠道下沉
從奶粉銷售渠道而言,仍然是母嬰渠道占據最主要的地位,電商渠道增速也比較明顯,商超已不是最佳選擇。
除此之外,“渠道下沉”在2018年不得不提,三四線及以下城鎮鄉村的巨大市場讓各大奶粉品牌嗅到了商機,將重心移出一二線城市這樣的飽和市場,真正重視并進入下沉市場。如惠氏早在2016年就啟動深度分銷商項目,與渠道商結盟,提升在縣級市及縣城的市場占有率;美贊臣2018年借力京東無界營銷通道,通過高速物流供應鏈、大數據精準營銷及互聯網金融等手段,大力拓展低線市場;菲仕蘭子母牌奶粉在低線城市開設“子母營養師”的服務等,融入小圈子文化;飛鶴則派出了一支3000人的消費者教育團隊和12000名導購隊伍,深入到市場的最前線,主動與消費者不斷溝通;采用“優質低價”策略的君樂寶2018在全國范圍內已開設1萬場各種線上和線下培訓,在低線城市中傳播品牌的知名度......
07 國產奶粉崛起
2018年飛鶴突破百億,成為個突破百億的國產品牌;雙十一嬰幼兒奶粉銷售榜單中,貝因美位居第二,飛鶴、貝因美均入前十。伊利、蒙牛雅士利、君樂寶等等都在加速布局產品線、渠道,都實現了穩健增長,未來前景可期。
08 抽檢
乳品質量安全是奶業發展“生命線”,奶粉品牌要堅守安全這根生命線。為了保障安全,國家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月月抽檢”,這也是國家嚴把奶粉質量安全的重要舉措。自2016年初由季度抽檢改為月度抽檢以來,奶粉的安全性得到了更有效、更及時地監控,國粉的品質在穩步提升,消費者對國粉的信心也極大提高。2018年8月,國家專門成立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負責嬰配乳粉、保健食品、特醫食品等特殊食品。
2018年6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安全生產規范體系公告顯示,全國106家嬰配粉企業3年全覆蓋體系基本完成。數據表明當前是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近三年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中國奶業,尤其是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此刻正在為自己正名,國產奶粉品牌正在崛起。
2018年對于奶粉行業來說,可謂是比較熱鬧的一年,對于一些乳企來說,收購、并購、投資、合作等樣樣不落,精準布局,加緊收割,可以乘勢上青云;而對于有些乳企來說,這些政策變化可能會讓他們迎來寒冬甚至"死亡"。無論市場如何變化,核心都是消費者,無論如何,把握消費者風向,才能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