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有17家上市乳企先后公布或預告了2020年業績。2020年行業的跌宕起伏以及奶業人的聚合力量,令人印象深刻。在疫情考驗面前,中國乳業界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從發布的17份財報中來看,不僅顯示了大多數乳企正向增長的訊息,也展現了企業的戰略布局。
部分上市乳企2020年營收排行榜
國產奶粉之勢不可擋
已發布乳企財報中,如飛鶴、澳優、健合、雅士利國際等以奶粉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乳企,其業績均實現了正向增長。
具體來看,飛鶴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實現營收176.73億,同比增長41%,占總營收的95%,且該業務的毛利率從2019年的72.4%增加至74.1%。飛鶴表示該分部業績的提升得益于星飛帆及臻稚有機產品系列收益的增長,以及品牌力的快速提升。較為亮眼的是,飛鶴的凈利潤達到74.37億,飛鶴方面表示:“飛鶴利潤率高于同業,主要原因是內部戰略規劃:持續推進降本增效。另外,在聚焦主業的同時,也在瞄準用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兒童奶粉、成人奶粉、孕產婦奶粉及保健品業務等方面均有布局。”
澳優自有品牌奶粉業務實現銷售額69.26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羊奶粉業務仍是收入的主要貢獻者,作為旗下唯一羊奶粉品牌佳貝艾特的業績依然穩健增長,同比增長8.8%,銷售額達31.06億元,幾乎為自有品牌奶粉總收入貢獻了一半的業績。據尼爾森(Nielsen)相關數據顯示:2018-2020年,佳貝艾特已連續3年在進口嬰幼童羊奶粉銷售份額超6成。
雅士利國際的奶粉產品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29.756億元,較上年上升12.3%。雅士利表示,銷售收入上升主要是由于成人粉及營養品擴大新功能性產品覆蓋率,向高端化發展,同時發展細分市場;嬰配粉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品牌煥新后業務增長,勢頭良好;及通過多種投放方式,提升品牌曝光度及公信力,促進線上、線下銷量增長。截至2020年12月底,集團及其合作伙伴Arla共有18個系列54個產品獲批嬰幼兒配方奶粉注冊。
健合財報中,中國區合生元嬰幼兒配方奶粉全年銷售額穩健增長達2.7%。
由此不難看出,國產奶粉之勢不可擋。近年來,國內興起了國產品牌熱潮,加上乳品行業監管日益完善,在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本土品牌獲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此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由于海外疫情不斷升級,使進口奶粉的奶源、供給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國產品牌在奶粉供貨方面提供較大保障,促使大量消費者從海外代購轉向國內購買,形成了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需求轉向國產品牌的趨勢。
圖片
頭部乳企維穩,區域乳企增亮
目前蒙牛已公布去年業績,由于君樂寶的脫離以及收購貝拉米業務,導致蒙牛去年業績下滑。但如果看各項業務,在2020疫情影響下,基本都保持穩步增長,比如常溫液態奶連續五年達到了雙位數增長,純牛奶增長率達到了20%;特侖蘇2020年實現了19%的增長;真果粒系列產品實現了12%的增長;在鮮奶市場,蒙牛市場份額擴張了1.7倍,飆升至11%;奶酪業務也持續發力,零售奶酪業績增長超130%,餐飲奶酪增長30%。
光明乳業、天潤乳業、燕塘乳業年報亦有亮眼之處。光明乳業業績超預期,實現營收252.2億元,同比增長11.79%。2020年光明堅持“領鮮”戰略,在后疫情時代,率先在光明優倍鮮奶包裝上標注了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和乳過氧化物酶三項活性指標含量,讓消費者最直觀了解到鮮奶的營養成分。
天潤乳業實現營收17.68億元,同比增長8.67%。2020年,天潤乳業不斷創新新品類,確立奶啤為重點推廣品類,成立獨立運營的奶啤項目組,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借鑒推廣南疆市場的成功銷售經驗,打造奶啤專屬陳列形象賣場,并針對重點賣場持續開展推廣活動,持續提高產品銷量和品牌影響力。
燕塘乳業營收約16.37億元,同比增加11.30%。據悉燕塘乳業緊密圍繞“精耕廣東、放眼華南、邁向全國”發展戰略,立足公司自身優勢,積極調整經營策略,不斷加大力度開拓新渠道、新市場。
圖片
上游乳企乘風而起
作為上游牧場的代表,現代牧業、中地乳業、原生態牧業、駿華農牧、中國圣牧等大部分上游企業均業績向好。
現代牧業實現營收60.20億元,同比增長9.18%,凈利潤7.70億元,同比增長125.63%;中國圣牧實現營收26.61億元,同比增長4.77%,凈利潤4.07億元,同比增長1365.94%;駿華農牧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05億元,同比增長35.69%,凈利潤1280.04萬元,同比增長2348.42%;中地乳業實現營收19.27億元,同比增長28.54%,凈利潤2.37億元,同比增長126.73%;原生態牧業實現營收15.54億元,同比增長11.84%,凈利潤5.78億元,同比增長159.08%;。
其業績增長主要歸因于原料奶價格的穩定上升,我國奶價自2018年觸底反彈,奶牛養殖行業步入景氣周期。2020年,我國荷斯坦奶牛存欄量增至520萬頭,奶價也從2018年底的不足3.5元/千克,上漲到2021年4月的4.27元/千克。
據了解,現代牧業和中國圣牧被蒙牛收入麾下,賽科星和中地乳業成為伊利股份囊中之物,原生態牧業被飛鶴乳業拿下。頭部乳企紛紛高調布局上游牧場也透露出一奶源的重要性。
圖片
低溫奶、奶酪品類增長明顯
從財報中,亦可以發現細分品類貢獻增長亮點。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是奶酪。國產奶酪第一品牌妙可藍多預告營收27.5-28.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5500-7500萬元,同比增長186.01%-290.02%。另外蒙牛也在財報中指出了奶酪業務發展勢頭良好,2020年成立奶酪事業部。而蒙牛對奶酪的發力更是迅速,不光入股妙可藍多,還與愛氏晨曦合作成立新的奶酪公司。
事實上行業數據顯示,近年來奶酪滲透率快速提升,行業爆發趨勢明顯。據統計,中國奶酪市場規模預計在2023年實現翻倍,兒童成長類需求及西式餐飲增長將成為主要增長驅動力。光明乳業等企業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零食奶酪產品。
此外,低溫奶也為乳企業績帶來增長。光明乳業鮮奶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6%,是光明增長最多的一大品類。天潤乳業低溫乳制品實現營收約9.31億元,毛利率為21.48%;常溫乳制品實現營收約7.89億元,毛利率為20.48%。隨著國內常溫奶業務增速放緩和冷鏈運輸產業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乳企加入到低溫奶賽道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