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2020年,今年的CBME同往年一樣在7月如期舉行。作為CBME的戰略合作媒體,奶粉圈&奶粉智庫再次受邀參加,那結束于昨天的CBME又有哪些大變化和新趨勢呢?老規矩,我們文章中尋找答案!
今年我們走訪了奶粉、營養品、零輔食等展區,比如圣元優博、美廬、貝因美、完達山、紐瑞滋、高培、喜寶、a2、美力源、愛尼可、康維多、坦圖、Ofmom媽咪愛、安琪紐特、壹營養、紐曼思、新西特、洪龍、卜瑞塔、童年故事、漢臣氏、澳樂維他、西島淘氣龍、酷幼、班羅禮奧、果仙多維等,感受到今年的變化蠻大的。
先看奶粉,變化一:飛鶴、君樂寶依然沒有參展,但君樂寶很會“蹭熱點”,在展館很多君樂寶優萃的電子屏廣告,不得不說這招高明,另辟蹊徑的在CBME亮了相;變化二:今年的奶粉展區以中型和潛力型乳企為主要參與者,諸如圣元優博、美廬、完達山、貝因美、紐瑞滋、美力源等品牌很活躍;變化三:參展的奶粉品牌基本擁有穩定的上游產業端,有一定的資源實力。
在筆者看來,奶粉行業已經進入末尾淘汰制時期,不少小品牌能夠守住市場上的一畝三分田就是萬幸,根本沒有余力再來張羅大型展會。對于很多主流及潛力品牌而言,別人的危機就是自己的機會,必須抓住時機全力以赴展現品牌魅力和實力,提振市場信心。
再看營養品,現在運作營養品并不比奶粉輕松。今年的營養品市場也陷入了動銷難、價格亂的僵局,品牌集中化低,區域型雜牌多,并且沒有規范化發展,營養品市場還要再沉淀一兩年才有大機會。筆者了解到有個別營養品的供貨折扣甚至低至8%。
而在健林健康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看來,今年參展的營養品出現了3個好現象,一是雜牌少了,這次參展的營養品企業基本都有自己的工廠或品牌,比較有實力;二是很多營養品品牌定位很明確,有自己的核心品類和清晰的市場打法;三是看了不少營養品的標簽,都比較正規,不規范的在減少,這是行業發展向好的信號。
另外,從各展位工作人員的狀態來看,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大部分很積極,少部分比較麻木,給人非常大的反差。舉兩個案例,筆者分別和A企業、B企業進行溝通時,在B企業,除了掌舵人和個別銷售精神抖擻,大部分處于懶洋洋的狀態,不走出展區和客戶主動攀談,只坐在展區和同事聊天或看手機,遇到主動詢問的客戶不會積極介紹自家產品,就簡單地用名片把客戶打發走了。員工如此麻木的狀態,試問品牌的市場能做好嗎?
而在A企業掌舵者到員工,他們待人處事的狀態都很不錯,展區銷售會主動在過道用小禮品吸引參觀者進入展位溝通,或者遇到路過的都主動積極的讓客戶進來聊聊。加之這次奶粉和營養品都在一個展館,參展的人員都很集中,參會的都是比較精準的客戶,他們一般不會拒絕銷售的主動邀請,這無疑就給企業增加了一次拓客的機會。
如今,大部分嬰配粉品牌的增量天花板已現,要想在集中化加劇的市場保量和增量,擴人群、擴品類就是必經之路。比如CBME展館中兒童奶粉、中老年奶粉、全家奶粉、女士奶粉等“身影”越來越多。由此可見,企業也在從精耕嬰配營養到母嬰營養,從嬰配領域到全家奶粉拓展。
有需求就有供給,今年CBME我們看到不少奶粉企業、營養品企業重磅布局了“全家化”產品,美廬就是代表性乳企之一,這兩年美廬在細分市場的投入越來越大手筆,布局的品類多,品牌也多。除了羊、有機A2、草飼、駱駝奶、特配等產品,還有美廬臻高兒童奶粉、早晚成長兒童綿羊奶粉、智高綿寶綿羊奶粉、高鈣高蛋白中老年奶粉、愛悠若特燕窩酸羊奶粉等細分矩陣。
除了“全家化”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羊奶粉也有一些升級,有的乳企充分利用羊乳資源推出了香皂、牙膏、奶片等周邊產品,比如美力源和Hello kitty聯名的原味奶片。另外,我們還看到了Spring Sheep、oli6穎睿等跨境羊奶粉。
另外,我們還感受到了奶粉、營養品、零輔食等品類的營養細分趨勢越越發明顯。比如前文提到的美廬A+B早晚配方兒童奶粉;新西特乳鐵蛋白采用分段喂養,針對6-18月齡、18-36月齡、36+月齡寶寶進行精準營養補充。據了解,未來營養品也會和零輔食一樣,有相應的嬰標來規范發展,營養精準化或許是一個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參展企業的營銷模式也在升級,除了直播、KOL推薦,還有拆盲盒的形式,并且紐曼思還通過進貨寶的線上平臺模式來提升觸達終端的效率。此外,參展產品的顏值也是越來越高,非常吸引眼球。
隨著新一代消費者需求的迭代,結合近年來我們參加CBME看到的產品變化,真正的感受到了母嬰產品升級和創新的步伐越來越快,足以可見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同時,無論是羊奶粉、有機奶粉、特配粉、兒童奶粉還是草飼奶粉、A2奶粉的發展,奶粉圈&奶粉智庫都預見性的看到了它們的發展趨勢,并且前瞻性的通過專業內容進行了消費者教育和渠道賦能。
作為全球最大的孕嬰童展會,每年的CBME不僅是展示行業新趨勢、新品類的潮流聚集地,更是企業同臺競技的“主戰場”。面對今年內卷化的市場競爭,我們從參展品牌的策略變化就能看出有的選擇在內卷中破局,有的選擇直接躺平。
在CBME我們看到了品牌的競爭,營銷的競爭,產品的競爭,也看到了品類的競爭,團隊的競爭?傊,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下已經是全維度競爭、全方位較量的時代。
還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為了更好地搶占市場,展會上個別企業開始聚焦嬰配粉、成人粉的渠道定制產品。盡管可能是無奈之舉,但筆者覺得有想法就有出路,有出路就有活路,困難時期能夠敢于“折騰”的實干型企業仍然有機會,不過不要盲目瞎干,還是得聚焦自身優勢做拓展會適當降低風險。
在很多人看來,母嬰行業發展到今天正在經歷最煎熬的階段,無論是品牌方,還是渠道商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迷茫和困惑。但欣喜的是,不少品牌依然在堅守,通過服務升級、產品升級、營銷升級、團隊升級、渠道升級等策略來助力市場,與渠道一起并肩作戰,攜手共進。
以小見大,通過觀察,我們在展會上看到有的品牌發展勢能在逐漸增強,具備厚積薄發的潛力。今年您參展了嗎?覺得哪些奶粉品牌是潛力股呢?歡迎留言互動。
此次CBME之行,我們步行超20萬步,拜訪超30個品牌,專訪超10位大咖。在和大家交流的過程中,都對奶粉圈&奶粉智庫今年3月在“精耕中國”四川渠道峰會上提出的“精耕”理念非常認同,我們也能感受到大部分品牌想做好市場,做優渠道的積極心態。
當時我們提出:“不精耕,無品牌;不精耕,無渠道;不精耕,無未來。”如今看來,確實如此!諸如今年的CBME,奶粉品牌參加或不參加,都是根據實際情況在想方設法的進行市場搶位和卡位。當然,躺平的品牌例外!
正如美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曉法所言:“精耕兩個字真正做到很難,但是美廬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必須要讓我們去為之努力、去彎下腰、去流汗、去流淚、去拼搏,才能夠去賦能于我們廣大的消費者,去賦能于我們的渠道商和經銷商。”
圖片
在紐瑞滋(上海)食品有限公司總裁劉寧看來,渠道的精耕來自于我們怎樣配合好我們的合作伙伴,能夠在消費者動銷端去做我們的互動,包括今天可以觸達消費者的多媒體,比如小紅書、抖音、快手,另外就是360度的全媒體影響力,能夠影響消費者在選擇我們產品的時候更了解我們。同時在渠道活動上,我們配合渠道伙伴,在促銷活動、在我們的地推、在人員上做好相對應的一城一策的合作方法。
此外,我們還看到了一種趨勢,泛母嬰生態正在成為近年來的母嬰消費新趨勢,成為企業的新增長點。復盤今年的CBME,參展企業的千姿百態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市場大變局下挑戰很大,但機會也有,不過機會屬于專注者,屬于精耕者。
作為中國權威的奶粉產業全媒體,奶粉圈&奶粉智庫將持續做好一米寬,一千米深的事情,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為品牌賦能,為行業助力。我們堅信,專注專業,精耕必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