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報道:2008年是我國乳業發展的轉折點,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國產奶粉市場占比斷崖式下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也跌至冰點。近幾年,在政府高壓政策以及嚴監管之下,國產奶粉正面形象得以重塑,頭部品牌也表現出較高的引領性。有近六十年發展史的資深國產品牌飛鶴,以長久以來的高增長性,不斷取得業績突破,并持續被資本市場看好。
2008年那次震驚業內的奶粉事件之后,國產奶粉品牌市占率一度出現斷崖式下跌。在外資奶粉品牌的壓制下,國產品牌的生存空間再次被壓縮。為了生存,許多國產乳企發動價格戰,渠道商趁機反客為主,要求乳企大幅度讓利。然而此時的飛鶴卻專注于做一件事——打造自有全產業鏈。
自2007年起,飛鶴就扎根北緯47o黃金奶源帶,斥巨資著力構建屬于自己的全產業鏈條,最終花費十余年光陰,建成了當時中國最長的乳業全產業鏈條,形成了集農牧工三位一體的專屬產業集群,并基于此構建了2小時生態圈,全面保障產品的新鮮品質。而這也是飛鶴不斷實現業績提升的關鍵所在。
據了解,自2014年起,飛鶴僅用短短6年時間,市場占有率就從4%快速增長到了17.2%,超越一眾國外品牌,登頂市占率榜首。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份,飛鶴市占率達到19%,增速喜人。另據飛鶴2020年年度財報顯示,2020年飛鶴的銷售額為185.93億元,迸發出驚人能量。據港股最新咨詢報道,飛鶴最新市值也已超1500億港元。
基于良好的業績表現與強勁的綜合實力,飛鶴也持續被資本市場看好,自進入2021年以來,不少券商就已對飛鶴的發展予以看好。浙商證券表示:以中國飛鶴為代表的頭部奶粉企業依托在超高端和高端領域的深耕經驗、全產業鏈布局優勢、已建立的品牌勢能,有望率先受益于生育政策放開帶來的長期紅利,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華西食品也指出,三胎生育政策利好奶粉企業,并強烈推薦買入中國飛鶴。今年6月份,瑞銀及里昂也相繼發表觀點,表示看好飛鶴乳業未來發展,并予以推薦或買入評級。
歸根結底,飛鶴高增長性的背后源于其多年來對于打造專屬產業鏈的堅持,以及以品質的堅守,還有其對消費者的用心。飛鶴始終致力于打造符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并以更新鮮、更適合的品質為中國寶寶的健康助力,而這也將是飛鶴一成不變的努力方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