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進口嬰幼兒奶粉品牌的漲價聲一波接一波,現已進入第四波漲價浪潮,前不久惠氏傳出消息“啟賦”系列900克裝1階段奶粉的零售價將從378元躍至408元,一次性上漲30元。與此同時,光明乳業精心打造的“培兒貝瑞”超高端嬰幼兒奶粉也于本月中旬上市,目前900克包裝的售價在418元—458元。
在嬰幼兒奶粉市場上,以900克聽裝奶粉為例,超過300元的奶粉被業內定位“超高端”。一些嬰幼兒奶粉貼上“超高端”標簽,價格甚至“奔四”而去。緣何嬰幼兒奶粉成了奢侈品?到底誰可以來踏踏實實提供大眾買得起的價廉物美的奶粉?
中外企業爭搶“超高端”蛋糕
其實,國內問題奶粉事件后,眾多洋奶粉剛進入中國之時,打的還是中低端價格,大部分價格都不到200元。但逐漸站穩腳跟后,它們開始“不安分”了,近兩年漲價幅度之大、頻率之快,讓業內人士也感到吃驚。
以2011年為例,洋奶粉幾乎每3個月就提1次價。今年3月,美素部分奶粉價格漲18元到31元不等。6月,雅培、雀巢、美贊臣等先后提價,雅培漲價10%,雀巢漲約20元。7月,惠氏金裝健兒樂、幼兒樂、學兒樂提價,漲價幅度為10%到15%。12月,惠氏的啟賦系列宣布漲價,且漲幅達8%。它們漲價的理由,多是打造高端產品、進行產品升級、更換包裝、成本上升等。
合生元品牌,在國內較早涉水“超高端”市場。該公司在2006年與法國合作開發嬰幼兒配方奶粉,并將目標鎖定于高端消費者。產品于2008年成功上市后一直在超高端領域獨占鰲頭。根據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的定義,以900克聽裝奶粉為例,價格在260元以上屬于高端奶粉,價格在300元以上就是超高端奶粉。
日前,在上海多家超市的奶粉專柜發現,300元以上的奶粉比比皆是。雀巢的“超級能恩”,1階段售價每罐308元;雅培的親護配方,價位也鎖定在300元—330元。同時,漲破400元大關的奶粉也不在少數。雅培旗下的“菁智”系列(1階段)每罐470元,合生元超級呵護系列(1階段)竟然高達486元,大有“奔五”之勢。
國內一位乳業資深專家指出,中國每年嬰兒出生在1600萬—1800萬,根據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的估計,2010年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了400億元左右,到2015年將增長至700億元。一方面,國內奶粉市場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另一方面,國人對育兒的重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各大洋奶粉品牌都想來分一杯羹。
超高端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業績,也讓洋品牌滿意。在一家大型超市,銷售人員透露,某洋品牌售價最高的產品多在350元以上,最高甚至達480元左右,但“價格越高的系列,賣得越好”。該品牌銷量最差的,則是售價230元左右的低價位奶粉。一些超市的統計數據顯示,價位偏高的洋奶粉月銷量,是國產奶粉的兩三倍以上。
于是,國產奶粉也不甘落后。去年,飛鶴品牌推出星飛帆系列,1段嬰兒配方奶粉700克/桶售價368元。企業2011年二季度財報顯示,來自于品牌奶粉的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54.6%,超高端奶粉星飛帆和高端飛帆系列銷售增長明顯。此外,光明乳業通過收購新西蘭SynlaitMilk(信聯),在坎特伯雷的雪山牧場建立了培兒貝瑞的生產基地。這款由國內企業打造的“洋奶粉”,以國外品牌、國外奶源、國外灌裝為支撐,力圖逐鹿國內“超高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