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輝山乳業正在與中糧集團接觸,后者有意洽購輝山乳業股份。而中糧集團為蒙牛乳業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3.92%)。
對此消息,中糧相關人士的回應是“目前不清楚,很可能是中糧旗下的蒙牛在操作收購事宜”,輝山乳業則對此不予置評。
蒙牛公共事業部負責人紀曉東表示,“蒙牛的任何增持或并購都要出于戰略上的考量。如果未來在戰略上有需求,我們會對國內的乳企予以關注。”這種表態,跟蒙牛總裁盧敏放在昨天業績發布會上給出的說法一致。
按這種說法,輝山身上是否有符合蒙牛戰略需求的“養料”,就成了關鍵。輝山在低溫板塊上的布局,及其優質的上游奶源或許就是符合的“養料”。
而蒙牛新任總裁盧敏放上任后,迅速調整蒙牛的組織結構,并成立低溫事業部。在業績會上,他也明確表示將“深度聚焦低溫板塊”,從這預示著過去以常溫奶為主打的蒙牛,很可能將在此前還是空白的巴氏低溫奶市場有所布局。蒙牛最新財報顯示,目前,在蒙牛營收近90%的液態奶產品中,以特侖蘇、未來星為代表的UHT奶收入占液態奶產品的一多半,純甄、冠益乳、碧悠等酸奶產品占液態奶收入的31%。
而輝山乳業恰恰擅長在低溫產品方面的布局。在東北,輝山的市場占有率在20%以上,為當地市場之首,其中低溫酸奶市占率為33%,而巴氏奶的市占率更是達到了39.5%。
這從業績報中也能看出。在占輝山乳業收入比重70%的液態奶中,酸奶與鮮奶這兩類低溫奶占比超過了多半,UHT奶(常溫奶)反而表現并不突出。輝山也提出,隨著其在江蘇鹽城全產業鏈模式推進,將會加大在華東區域的低溫奶市場布局,去年9月,輝山嘗試開拓華東的巴氏奶市場,并為盒馬鮮生生產了定制型牛奶品牌“眸客”。
如果被蒙牛成功收購,對于輝山的品類拓展和渠道非常有幫助。一直以來,輝山的下游市場以東北為主,直到近兩年輝山才逐步打開河北、山西等北方市場,但整個華北的市場并未完全打開。如果有蒙牛這個靠山,輝山則可以直接借助蒙牛的渠道走向全國市場。
不過,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如果沒有收購現代牧業,現在蒙牛收購輝山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蒙牛剛剛成為現代牧業的大股東,是否還能消化輝山乳業就難說。
3月7日,蒙牛乳業與現代牧業聯合宣布,蒙牛要約收購12.35億股現代牧業股份。完成后,蒙牛及其一致行動人共計持有現代牧業57.9%的股份,通過多次增持,蒙牛終于成為現代牧業絕對控股股東。
現代牧業是中國的乳牛畜牧公司,目前在中國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山東、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設有26個牧場,擁有乳牛數量近23萬頭,其牧場布局鄰近主要乳制品消費地區,具有一定的地理優勢。
蒙牛多次表示,收購現代牧業意在加強奶源控制,并且布局高端奶制品市場。
不過輝山的奶牛養殖主要集中在遼寧省沈陽、錦州、阜新、撫順、鐵嶺等地,擁有近20萬頭奶牛和81座規模化自營牧場。在輝山乳業的官網上,這些“位于北緯40-47度之間”的自營牧場在國際公認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優質奶牛飼養帶上。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輝山和現代牧業的牧場并不沖突。
但宋亮擔心,蒙牛和輝山產品線同質化比較嚴重,加之整個奶源價格偏高(現代牧業和輝山乳業都屬于大賣場,擁有優質奶源),讓蒙牛在跟伊利的競爭中并不具有優勢,這也是伊利的利潤比蒙牛高的原因之一。此外,從奶粉產品業務來看,輝山的奶粉業務也剛剛起步,蒙牛的奶粉業務則以“一直拖業績后腿的雅士利”為主。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