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家里的小寶寶們越來越喜歡到處跑來跑去,有些小寶寶為了更好的玩耍,甚至把鞋子、襪子都脫了,一些家長擔心孩子的腳著涼,追著給孩子穿襪子。那么,光腳對于小寶寶們好不好呢?其實,光腳走路對于孩子的身體成長是有益處的。
1、預防扁平足
媽媽們也許會發現寶寶走路時會用腳趾、腳掌抓地,讓自己走穩、站穩,光腳走路可以讓寶寶很好的感知平衡,鍛煉行走能力。現在的孩子大都在室內活動,走路和接觸的地面比較少,鞋和襪子會隔絕足趾與地面的接觸,引起足弓、足趾發育不良,扁平足和腳內翻、外翻等。本該在6歲前后形成的足弓,可能到12歲才形成。
長時間光著腳走路,能有效減少幼兒扁平足的發生。研究還發現,光腳走路能鍛煉寶寶的踝關節,改善足踝部的骨骼肌肉強度,增強腳踝的靈活性和韌性。預防滑囊炎、足跟骨刺等足部疾患,增強踝關節的靈活性,避免寶寶摔倒。
2、增強寶寶身體素質
寶寶光著腳跑來跑去,有利于足部汗液的分泌和蒸發,同時增加末梢循環,促進腳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和內分泌的調節功能。可以提高身體的抗病和耐寒能力,預防感冒、腹瀉的發生。此外,光著腳走路,還可以對腳趾和腳掌心等穴位進行按摩,能健脾益腎,鎮靜安神,對小兒遺尿、消化不良、便秘等都有一定的療效。
3、促進食欲
當寶寶光著小腳丫,無拘無束地行走,孩子的天性被更好地釋放,同時由于赤腳行走促進腳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心情的舒暢和身體的鍛煉自然會讓寶寶食欲大增。
4、促進感官發育
寶寶雙腳上分布著豐富的神經末梢,是重要的觸覺感受部位。光腳行走時,可以接觸不同質地的地面傳來的刺激,有助于刺激觸覺神經發育,促進感官和大腦建立聯系、完成各種精細動作,提高感覺靈敏度、增強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寶寶更聰明、更敏捷。
5、有利于寶寶學習走路
當小寶寶光腳走路時,會嘗試彎曲腳趾抓住地面,腳掌的末梢神經也會感受地面的刺激,更好地感知地面的高低變化,及時進行調整,把握平衡,從而走得更穩、更協調。所以,處于學步期的孩子,光腳學走路對于寶寶最好。
6、赤腳降壓釋放靜電
根據生物全息理論,足底是很多內臟器官的反射區,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赤腳走路時,地面和物體對足底的刺激有類似按摩、推拿的作用,能增強神經末梢的敏感度,把信號迅速傳入內臟器官和大腦皮層,調節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光腳走路的另一大功效是釋放人體積存過多的靜電。
雖然寶寶光腳走路好處多多,但是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讓寶寶光腳走路都好,家長也要注意保護孩子。如果氣溫降低,地板過涼,家長最好給孩子穿上襪子或鞋子,不要讓寶寶長時間光腳走路。確定寶寶是冷是暖,可以摸寶寶的后頸和背心。如果感覺皮膚溫暖干燥,就表示寶寶穿得合適;如果潮濕有汗,就說明穿多了,要減衣服;如果感覺寒涼,就要加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