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僅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市場規模就超過50億元。預計到2020年,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市場規模超100億元。然而目前一些乳企在發展羊奶粉時卻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約。有關專家表示,企業在擴大羊奶粉市場規模的同時,要清楚地認識到其存在問題。國內奶源不足以及相關設備技術缺失是當前羊奶粉市場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日前,雅士利引進一款來自澳洲的羊奶粉;澳優前高管收購新西蘭藍河乳業,將藍河羊奶粉輸入中國;澳優旗下佳貝艾特又進口荷蘭原裝原罐羊奶粉。一時間,眾多乳企業紛紛加入羊奶粉市場行列,如飛鶴、三元、蒙牛、圣元等傳統大型奶粉企業也都加入了羊奶粉市場爭奪戰之中。據了解,飛鶴乳業已在加拿大金斯頓建立山羊奶粉生產基地,并在2019年冬季建成投產;定邊乳業引進國際化羊奶粉設備及管理工藝,提升羊奶粉加工質量;澳優乳業旗下品牌佳貝艾特2016年占比進口羊奶粉市場51.3%,并作為惟一的羊奶品牌位列進口奶粉排名第九。雖說越來越多的乳企進入羊奶領域,未來羊奶粉市場發展潛力大,但是大多數企業羊奶粉奶源及加工技術主要依靠外國。國內奶源不足以及技術設備的缺失是目前羊奶粉產業鏈上的短板。我們知道,世界羊奶看中國,中國羊奶看陜西。國內市場上羊奶粉95%都來自陜西,但是羊奶產量畢竟有限。
據悉,一頭奶山羊一年產奶量大約500公斤-700公斤,日產2公斤-3公斤,同一頭奶牛的產奶量(日產30公斤)相比差距很大。再加上很多國家是以肉羊為主,可提供的羊奶產量相當稀少,原料稀缺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除此之外,與牛奶相比,羊奶粉在中國起步比較晚,相應的配套檢測標準及技術有一定的缺失。例如,目前羊乳清的標準和檢測方法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空白,在我國海關商品條目里,乳清粉目前也只是統稱“乳清”,并沒有細分具體是牛乳清粉還是羊乳清粉;由于羊乳清粉在產量上的限制進而導致其質量上的不穩定性,羊乳清粉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由于目前國內羊乳清粉極其稀缺,再加上乳清粉的標準不明確,因此出于成本和牛羊乳清蛋白作用類似的考慮,國內部分企業生產的羊奶粉還是以添加牛乳清粉為主。而在國家食藥監總局過往的抽檢中,羊奶粉是“黑榜”“常客”。對此,專業人士認為,作為奶粉的輔料原料,羊乳清粉全球生產與供應不足,許多品牌不得不使用牛奶的乳清粉。
其實,國內羊乳清粉之所以供應不足,是因為提煉的同時會產生酪蛋白,而這也是羊奶粉的主要成分,但目前國內羊乳資源有限,羊奶市場尚未充分開發,因此只能從國外進口羊乳清粉。面對當前奶源不足以及相關設備技術缺失,筆者認為,首先國家應該重視羊奶粉的發展,鼓勵并支持國內乳企加速建立奶源基地,補足奶源;對于乳企而言,不要投機取巧,添加牛乳清粉替代羊乳清粉,而是要積極引進相關羊奶生產加工設備,重視羊奶配方產品研發等,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企業才能走的更遠;最后,食機企業要清楚地認識到羊奶粉技術設備缺失,特別是羊乳清提取技術。此外,還要加強產量生產技術、儲運設備、干燥設備、殺菌設備等方面研發,推動羊奶規模化生產,提高羊奶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