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筆者介紹過有機奶粉,今天繼續從細分品類的角度出發,淺談對羊奶粉的理解,認為羊奶粉市場前景廣闊,純羊乳更能錦上添花。
羊奶粉市場快速發展 前景廣闊
近幾年伴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羊奶粉價值的認可,以及羊奶粉品牌企業在生產研發、品牌塑造、營銷推廣等方面的不懈努力,該品類快速發展。從羊奶粉企業出廠價來計算,有數據顯示,2014年羊奶粉市場規模為35億元,到了2016年,僅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了50億元。在2020年,該品類有望實現100億市場規模的突破,前景廣闊。
奶粉新政加速羊奶粉洗牌和規范
在羊奶粉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品牌裂變太快、品種過多、比較混亂,羊乳清添加缺乏管控,工廠規模不一,終端價格和利潤虛高,優質渠道重視度不夠等現象,純羊乳和非純羊乳之爭也愈演愈烈。但隨著奶粉新政的推進,羊奶粉行業加速洗牌和規范。此前,市場上有200多只羊奶粉品牌,但純羊乳奶粉僅20只左右,數量占比不足10%,銷量占比不足20%.奶粉新政后,羊奶粉數量將大幅縮減,規避潛在風險,提高渠道商的信任度和重視度,讓羊奶粉整體受益,整體市場擴容。
從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非純羊需要標注動物乳清來源及濃度比例,以及公布的羊奶粉名單來看,純羊乳具備更好的輿論優勢和更強的關注度,是一個重要的趨勢,而非純羊乳也會更加直觀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接受“篩選”.但是鑒于純羊乳清的供應以及市場綜合需求,乳企可以綜合純羊、混羊,或者牛奶粉等品系組合經營,作為互補的品類。
在第1-11批奶粉注冊名單中,羊奶粉僅通過了圣元·圣特拉慕、關山佳瑞妙可、小羊妙可、紐貝滋、美可高特、貝特佳、歐恩貝等7只,其中純羊乳奶粉4只;筆者堅信,更多的名單將會陸續得到公布,羊奶粉的市場將更加規范。
奶粉價值回歸 純羊乳錦上添花
未來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將迎來價值回歸,簡單的營銷噱頭不能夠支撐產品的價格,只有真正的價值才是關鍵,而純羊乳和有機都能更好地符合這個趨勢。羊奶粉的經營也脫離了傳統的羊奶粉企業這個范疇,部分有實力的牛奶粉企業也將羊奶粉作為重點單品,一則是看好羊奶粉的發展機會,二則是明顯的配方差異。
據《奶粉圈》新媒體了解:
1、傳統的羊奶粉企業/品牌:和氏、關山、智冠、秦乳等陸續推出或者申報了純羊乳配方;
2、傳統的牛奶粉企業/品牌:圣元、飛鶴、蒙牛雅士利、銀橋、美廬、宜品、貝特佳、紐貝滋、索康等陸續布局了羊奶粉,且更多為純羊乳奶粉,并作為重點;
圣元→圣特拉慕(原優博羊)
蒙牛雅士利→朵拉小羊
飛鶴→在加拿大投建了北美首家羊奶粉基地
貝特佳→貝特佳
宜品→蓓康禧
銀橋→艾寶瑞
美廬→愛優諾
紐貝滋→紐貝滋
索康→歐恩貝
3、原有的純羊乳企業/品牌:佳貝艾特、藍河、卡洛塔妮、升倍、倍恩喜、蓓比步等都已獲得注冊受理,尚待國家食藥監總局審批。
從另一個角度看,純羊乳屬于錦上添花,且更多利好于綜合型乳企。國內羊奶粉品牌佳貝艾特屬于綜合型乳企澳優乳業,藍河從綿羊奶粉起步,快速發展成為擁有2款純羊奶粉,1款牛奶粉的綜合型乳企;其他如圣元、銀橋、宜品、貝特佳等綜合型乳企都將羊奶粉作為重點單品,且增速很快。
客觀看待純羊乳奶粉
奶粉產業在向更好、更高的階段邁進,消費也在升級,消費者需要真正好的東西,純羊乳的快速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由于各種競爭,業界對純羊乳清粉的炒作也不可避免,但筆者認為,只要不是去惡意地攻擊,在純羊與非純羊的相互PK中,整個羊奶粉市場實則將引得更多的關注,總體會擴容,純羊乳的占比也會提高,牛羊混合還會大量存在,并進一步擴容,只是會更加透明,價格也更趨合理,因為需明確標注乳清來源及濃度,純羊乳清受制于產量,還有真正市場的接受度(超高端商品能否一直增長)。
純羊乳奶粉既是敲門磚,也是生力軍。首先,渠道上不會缺好產品,但是會缺相對稀缺的產品,純羊乳奶粉是稀缺資源,更容易開展市場布局,尤其是奶粉新政后,渠道商對羊奶粉更加信任,更加倚重于這種高端消費。其次,在良好的貨源保障,優質的團隊和渠道面前,純羊乳更容易打下市場基礎,做好動銷,貢獻品類業績。
在純羊乳奶粉方面,國內真正有這個意識和實力的其實已經在強化上游布局,去“掠奪”純羊乳清資源,但有些像是貿易商,弄點純羊乳清,策略性地做點產品,看看風向,這樣反而不如去推牛、羊混合的奶粉,因為沒有上游資源,終將在這個細分品類里斷貨缺貨,沒有潛力,所以企業要做好自身評估,科學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