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蒙牛和可口可樂成立合資公司,取名為“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象征意味濃厚。中外兩大巨頭的強強聯手,將帶來怎樣的創新型產品,讓消費者充滿期待。
一年之后,雙方的合作成果終于落地。
9月24日,可牛了宣布推出“鮮菲樂”(fairlife)品牌,進軍低溫奶市場,“鮮菲樂”原生高倍營養奶將于10月上市,首批提供全脂白奶、低脂白奶以及巧克力奶三款產品。
據了解,“鮮菲樂”采用了“UF純化超濾技術”,代表著當今全球領先的乳業科技,獨特的品質使其在多個海外市場大獲成功,雖然售價不菲,仍廣受追捧,成為當地的“網紅”牛奶。
有蒙牛和可口可樂兩大超級品牌加持,“鮮菲樂”對中國消費者無疑也具備強大吸引力。
【加碼低溫奶】
低溫奶即巴氏殺菌奶,相對于常溫奶,其保質期較短,但營養成分的保存更為完整,因此也具有更高的健康價值。
在與可口可樂合作之前,蒙牛在低溫奶市場早已進行充分布局。目前,蒙牛旗下的低溫奶版塊除了低溫鮮奶之外,還有低溫酸奶、低溫乳飲料等品類,主要產品包括每日鮮語系列產品,以及冠益乳、優益C、蒙牛品牌酸奶等。
尼爾森數據顯示,2020年,蒙牛在低溫奶(包括低溫酸奶和低溫鮮奶)市場占有率高達30%,已經連續17年排名第一。
在自有品牌已經建立充分市場優勢的情況下,蒙牛仍然持續加力低溫奶市場,一方面是看到了該品類在國內良好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則是加強低溫鮮奶品類的競爭實力和營收規模。
低溫巴氏奶目前在全球廣為流行,發達國家低溫奶在液態奶中的市場份額超過90%,而我國僅為14%,與國際水平差距巨大。隨著近年來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消費升級,低溫奶顯然會成為我國未來乳制品消費的重要趨勢。
政策層面對低溫奶的發展也是持大力支持的態度。2018年,農業農村部、發展改革委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要大力優化奶業生產布局,重點生產巴氏殺菌乳、發酵乳、奶酪等乳制品,積極培育鮮奶消費市場,滿足高品質、差異化、低溫產品成實力企業競爭優勢。
數據顯示,2020我國低溫奶市場規模超過400億元,近5年復合增長率10%,遠高于行業整體增速,無疑是乳業中非常優質的細分賽道。
目前,蒙牛在低溫奶領域的營收更多是在低溫酸奶領域,2020年蒙牛的低溫酸奶和低溫乳酸菌規模已突破100億,龍頭地位非常穩固。
在低溫鮮奶領域,蒙牛旗下2018年上市的每日鮮語,雖然在短短三年之內迅速崛起為行業內第一品牌,但是公司低溫鮮奶業務的整體營收規模還只有30億左右,仍次于光明乳業,在行業中排名第二。
“鮮菲樂”的上市,對于提高蒙牛在低溫鮮奶領域的競爭力,無疑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鮮菲樂’相當于用科技重構牛奶,將填補中國乳品市場中的一塊空白,在低溫奶的大品類中開辟一條充滿想象力的新賽道。”對于“鮮菲樂”的市場前景,集團總裁盧敏放充滿信心。
【聚焦優質賽道】
除了低溫奶市場,蒙牛對高端奶制品的布局,也體現出對市場變化的深刻認知。
根據野村東方國際證券估算,2019年中國城鎮人均液態奶消費量約為29.1千克,與日本平均水平接近。作為消費主力的城鎮市場,普通奶產品的飽和度已較高,消費者對更高品質產品的需求逐年增長,高端奶制品成為行業中優質賽道。
目前,國內高端有機奶市場規模已超過400億元,年化復合增長率超過15%,與之相比,常溫白奶的增速已經降至2.6%、乳品整體(不含奶粉)增速也只有3.6%。
蒙牛在國內最早提出了高端有機奶的概念。早在2005年,蒙牛即推出國內第一款高端有機奶特侖蘇,“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的廣告語,一時間傳遍神州大地。
誕生16年來,特侖蘇始終保持雙位數增長,2016-2020年,特侖蘇銷售收入從110億增長到200億,年化復合增速超過15%,成為國內乳品界的超級爆款大單品,也是市占率最高的高端飲用奶產品。2021年上半年,“特侖蘇”品牌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超40%,仍然是蒙牛旗下增速最快的產品之一。
特侖蘇的成功,為蒙牛在高端產品中的布局奠定了基礎。
2013年6月,蒙牛繼續推出高端酸奶品牌純甄,憑借強勢營銷能力、多年積累的渠道優勢,以及差異化競爭,在競爭激烈的高端酸奶賽道中迅速崛起到頭部位置。僅僅6年時間,蒙牛純甄營收即超過100億,成為繼特侖蘇之后蒙牛的又一重磅單品。
蒙牛在2020年財報中提到,公司未來的產品策略,主要是針對國民對營養健康的關注及對奶類制品日益增加的需求,繼續集中發展市場需求龐大及高增長潛力品類,打造高端、有機、低脂、減糖等營養健康品類的明星產品。對優質賽道的聚焦,已成為蒙牛重要戰略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伴隨著產品結構的持續升級,尤其是特侖蘇、純甄等高端品類占比提升,蒙牛毛利率近年來穩定提升,2020年已達到37.65%,創歷年來新高。
【蒙牛仍有無限可能性】
作為中國最著名的乳制品企業之一,蒙牛已形成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多品類的產品矩陣,旗下擁有特侖蘇、蒙牛純甄、優益C、每日鮮語、未來星、冠益乳、蒙牛酸酸乳、蒂蘭圣雪、瑞哺恩、貝拉米、妙可藍多等多個著名品牌,旗下產品已觸達10億以上的消費群體。
從產品形態上看,除了最為重要的液態奶,蒙牛其他業務的發展也非常迅猛。
冰激凌業務方面,隨變、蒂蘭圣雪、綠色心情等著名品牌在國內市場上擁有廣泛受眾群,2021年3月底收購東南亞冰淇淋領先品牌艾雪,進軍國際市場。今年上半年,冰激凌業務營收達到30.04億元,同比提升了34.8%。
奶酪業務方面,蒙牛旗下愛氏晨曦品牌奶酪涵蓋兒童奶酪、休閑奶酪、佐餐奶酪及高端奶酪產品,同時引進了高端奶酪品牌嘉士德羅和液體黃油品牌樂派克,收購控股了國產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覆蓋全天候的消費場景。2020年,蒙牛的零售奶酪業績增長了130%,餐飲奶酪也實現了30%的增長,妙可藍多在2021年上半年營收達20.67億元,同比大增90.8%。
奶粉業務方面,蒙牛以雅士利、瑞哺恩國產+貝拉米進口品牌的產品布局,深耕從嬰幼兒到老年的全生命營養周期。2021年上半年,蒙牛奶粉業務收入同比上升11.6%,增速明顯。
多品類和多品牌的運營策略,使蒙牛面對不斷變革的乳業市場始終保持強大的競爭力。
2021年上半年,蒙牛營收達到459.05億元,凈利潤29.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2.3%及143.2%,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乳制品行業近年來增速放緩,但是并不代表其已徹底淪為存量的紅海市場。
事實上,在城鎮的基礎乳品消費趨向飽和之外,農村人均液體乳消費量只有12.1千克,和城鎮差距巨大,這也導致我國整體乳品消費遠遠落后于國際水平。隨著共同富裕的推進,以及潛力巨大的農村消費意識的崛起,看似飽和的乳制品市場,其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仍有可能重新成為增量的藍海市場。
2020年底,蒙牛曾制訂了一個五年規劃,提出了“再創一個新蒙牛”的奮斗口號:即以消費者需求為基點,力求在2025年成為消費者至愛、更加國際化和數智化、更具責任感、文化基因強大的全球乳業知名企業。
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表示,蒙牛將以更加務實的態度,不斷加大創新力度,生產出更多高品質產品,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乘著行業繼續向上的東風,22歲的乳業巨頭,未來仍然具備無限的可能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