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乳業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持續推進提升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6月24日,中國乳業綠色發展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乳業綠色發展委員會)成立大會在線上召開,據介紹,乳業綠色發展委員會以推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可持續發展行動,共同促進我國乳業全產業鏈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推動中國乳制品行業盡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等為主要工作方向。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原副司長馬榮,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食品處處長李強,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吳秋林,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麗榮、黃海豐等出席本次線上會議。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劉超主持了會議。
會上宣讀了委員會會員單位、副主任單位、主任、秘書名單,并為企業代表頒發了證書。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黃海豐從清潔牧場建設、綠色工廠規范、資源回收利用、標準體系建設、共享綠色消費、成果案例交流等六大工作方向介紹了委員會未來主要工作內容。來自伊利集團、蒙牛乳業、光明乳業、飛鶴乳業、利樂大中華區等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參加本次線上會議。
01、厚植乳業綠色低碳新風尚
近年來,綠色低碳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點,低碳理念在各地區和有關部門的不斷推廣之下,進一步深入人心,營造出全民參與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的社會氛圍。
對于乳制品行業發展而言,綠色低碳不僅僅要從行業部分開始,更要深入到企業全產業鏈以及消費群體當中。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吳秋林表示,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曾在去年發布了《中國乳業促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倡議書》,呼吁企業以實際行動為中國乳業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得到了行業主流骨干企業的大力支持,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飛鶴、三元、利樂等企業都積極參與。不少企業的綠色規范發展方面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績。
在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原副司長馬榮看來,資源能源的短缺日益突出,對經濟發展的追求也由數量逐漸轉向于質量優先,綠色優先的發展方向。對于乳制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方面,首先還是要緊緊圍繞國家的相關政策堅持綠色發展之路,同時要推行的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發展的這個理念,推廣應用節能增效的技術,特別是加大研發的力度。第二,還要優化產業鏈,就是優化農場的管理,提升效率,降低乳品生產成本,加強產業鏈的上下合作,這一點非常重要。第三,制定行業的標準,充分發揮標準在市場主體中的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引領作用,提升牧場的標準化生產的水平,降低企業生產的經營成本,助力企業能夠提質增效。第四,采用綠色包裝,加強生態設計,同時注重新型綠色材料的研發,減少包裝產品的碳排放。第五,建設碳排放的數據庫,有了這些數據以后,對下一步的工作能夠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也給政府部門提供有利、可靠的數據。第六,推進綠色低碳的技術創新,特別是關鍵的工藝技術、共性技術、裝備技術的研發。
“乳制品行業特別要強調綠色發展,實現雙碳的轉型,從以下三方面來說有重要的意義。”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食品處處長李強表示,首先,乳制品行業是典型的“一二三產”融合的重要行業之一,涉及到奶牛養殖、牧草種植、生產制造等方面,所以在整個全產業鏈發展方面實現雙碳目標和綠色發展特別重要。其次,是乳制品行業在整個食品領域來看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程度比較高,因此在乳制品行業的綠色工廠生產方面,相對其他行業也是比較有優勢。再者,就是乳制品行業企業的集中度非常高,低碳發展的理念在行業里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在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發展方面,有非常好的基礎和優勢。
02、節能減排不拘形式
隨著乳業高質量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創新制造、生態理念全面融入到產業發展當中,為企業注入更多“綠色”能量的同時,綠色也成為乳業高質量發展最亮的底色。
本次線上會議,來自國內的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都從不同領域、不同角度分享了節能減排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工作的重點。
從奶牛養殖來看,中國農業大學動科學院畜牧學博士、副教授王蔚在《奶業提質增效與“雙碳”目標的實現》報告中從碳足跡與碳中和、奶業和碳中和關系、牧場提質增效與“雙碳”目標的實現并行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和交流。王蔚表示,奶業的低碳發展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從將來牛奶消費量和自給率來,國家奶牛產業體系也進行了展望,“十四五”末期的話,國內人均的牛奶的消費量有望達到44—45公斤,自給率始終保持在65%—70%之間。“十四五”末,保守和樂觀估計規模牧場奶牛存欄分別達到707和780萬頭,牛奶產量可以達到4000和4500萬噸,這是按照單產可能會達到10噸的情況來估計的。所以,巨大的產量和巨大的存量,未來溫室氣體上會造成進一步的環保壓力,這就需要企業進行提前的布局。
那么,反芻動物,特別是肉牛、奶牛的集約化養殖,會不會被納入監管?在王蔚看來,未來會不會被納入監管,這可能要打一個問號,因為世界上現在已經有先例了。“不管將來政策會怎樣,只要涉及到牛奶生產,其實消費和生產過程中都會有溫室氣體的排放,包括加工、包裝、供應鏈、后端,這些主要是由于一些化石燃料的燃燒來造成的。但是前端來講,比較重要的是牧場排放以及飼料生產的部分,百分之九十幾的溫室氣體排放其實都來自于牧場段。所以說奶業的減排與生產目標的實現,是非常需要并行的。”
乳業的節能減排工作,生產端同樣重要。從乳品包裝來看,企業的競爭已經從各種推陳出新,博人眼球的包裝轉換到“無包裝”,“無標簽”,紛紛在低碳包裝上開始做嘗試。飲料紙基包裝回收利用專委會理事長、利樂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牟曉燕在《加強資源回收利用,推動行業綠色發展》的分享報告中也表示,雖然飲料紙基復合包裝是一個比較小的品類,但它是非常大的產業鏈當中的一環,很多生產企業已經都在通過資金、技術的投入,支持飲料紙基復合包裝再生利用的產能建設,以及技術開發。“從資源再生利用的前端去看的話,應該要去摸索探索更加有效的回收體系,能夠實現乳品包裝的有效的解和回收。”
現如今,乳品包裝回收再利用也是企業對于綠色節能減排的重要工作之一,光明乳業副總裁賁敏表示,2019年的7月1日,上海出臺了史上最嚴的生活垃圾的管理條例,也成為全國第一個實行垃圾分類的城市。光明乳業就是在當時這樣的大背景下,攜手上海各相關部門,成為行業當中第一家開展牛奶紙和回收公益行動的乳制品企業。當時設立每個月的5日、15日、25日,為牛奶紙盒回收日。
“在回收的現場,不限規格、不限品牌進行牛奶紙盒回收,也就是說光明乳業開展的牛奶紙盒回收活動,不只是回收光明乳業品牌牛奶紙盒,所有的同行的兄弟單位紙盒都會收,堅持這樣不設門檻的兌換方式,純粹是想通過綠色行動,充分調動廣大上海市民以及全國市民積極性,讓牛奶紙盒回收行動迅速深入。”賁敏表示,截至目前,牛奶紙盒回收活動已經覆蓋了全國87個城市,累計兌換的活動場次達到了15萬場次,回收的牛奶紙盒將近500萬只,全國有將近40萬市民都在積極的參與,與此同時,光明乳業也對超過400款的產品進行了一些外包裝的調整設計,增加了垃圾分類的標識,讓我牛奶回收這個活動在消費者看到牛奶紙盒上的提醒,能夠更好地促進牛奶紙盒的再生利用。
03、不斷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國內乳品企業都在尋找綠色發展道路,積極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促進可持續發展。
伊利乳業EHS副總監李西文表示,伊利為實現碳中和已經努力了12年,伊利目前供應鏈排放的碳排放總量是2554萬噸。其中,牧場段主要是在種植、養殖、包材供應后端的運輸廢棄物的處置這方面占了95%。從2014年開始,伊利已經投入了9000多萬元,將燃煤鍋爐改為天然氣鍋爐,同時也大力推進設備的電氣化。此外,通過探索優化種養殖端的碳排查,包括改進飼料配方等;在原輔料供應端,加強綠色低碳包裝的設計;在末端運輸環節以及前端,降低運輸環節的碳排放,比如提高鐵路運輸的占比,縮短運輸距離,通過合理的調配來減少此環節上的碳排放。
“創新低碳牧場,踐行綠色生產,打造綠色包裝,實現低碳運輸,也引領中國乳業邁向碳中和時代,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蒙牛乳業環保總監閆富偉介紹了蒙牛的GREEN可持續發展戰略,戰略包含了五個大的戰略支柱,可持續的公司治理、共同富裕的乳業責任、環境友好的綠色生產、負責任的產業生態圈、營養普惠的卓越產品,并通過15個議題、28個具體行動,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全方位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GREEN”可持續發展轉型,共同守護人類和地球共同健康。
在雀巢公司大中華大區可持續發展總監張琦看來,從可持續發展、實現碳中和來看,乳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路徑,首先要繼續實施碳減排、節能減排項目;其次,重新思考零碳工藝;最后,可持續的包裝產品。張琦介紹,開發未來可持續的包裝,比如說乳制品軟膠裝袋上的空隙,如果產品和包裝袋上面的空隙減掉一厘米,生產體量的話,一年可能就是幾十噸、幾百噸甚至幾千噸的塑料減量。再比如說液態奶,奶盒上吸管,目前改成紙吸管,也減少了塑料使用。
飛鶴乳業有限公司EHS經理李洪才介紹了飛鶴乳業近年來在低碳減排、綠色發展方面所作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績。李洪才表示,飛鶴一直在尋求著牛糞處理和黑土地保護問題的解決方案。在起初的時候,利用氧化塘堆肥的方式來做糞肥還田,在發展過程當中,飛鶴堅持用科學科技創新引領生態建設,在2016年的時候,引入產業集團合作伙伴,建立了我國高寒地區規模最大的規模化生物天然氣與有機肥循環綜合利用項目。經過了數年的技術攻關和模式探索,項目突破了風干秸稈發酵的技術難題,實現了以畜禽糞污和玉米秸稈為原料,通過高濃度的厭氧發酵,智取生物天然氣和有機肥。這個項目投產以后,每個項目年可以年生產固態的有機肥量4萬噸,液態微生物有機肥2萬噸,年處理牛糞10余萬噸,同時能夠解決10萬玉米秸稈的一天回收問題。
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乳品日漸成為城鄉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推動節能減排協同增效、促進乳制品產業全面向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讓每一個人都應成為乳業綠色低碳生活的踐行者、倡導者和傳播者,現如今也成為乳品行業發展的大方向,引領久久為功的低碳環保行動,“綠色”也將成為乳業高質量發展最亮的底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