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個品牌奶粉的漲價,幾個月來傳言的奶荒也終于體現到百姓的餐桌之上,奶荒時代是否真的到來?對此,專業人士認為,牛奶產量和價格的變化真實的反應了市場的客觀規律,通過政府的推進和市場的調節,所謂的奶荒預示的是下一階段牛奶供應充足的開始,同時也預示著奶牛養殖正在走良性發展之路。
原奶價格提升之后,奶牛養殖者的投入正在增加,其實供不應求是好現象,持續的奶荒能夠證明中國確實是未來全球乳業的增長點。根據農業部定點監測顯示,全國的生鮮乳價格已經連續14月上漲,目前部分地區的奶價甚至突破了5元。
根據農產品的“蛛網理論”,當期的農產品價格決定了下一期的農產品產量。而牛奶就是典型的“蛛網農產品”,在上一個生產周期生鮮乳收購價格上漲的時候,牛奶生產者必然會加大對奶牛的培育,因此原奶供應恢復和增加的周期就會開始。
從行業數據來看,我國的乳制品1—8月產量為1744.05萬噸,同比增長11.15%,市場需求量仍在擴大。特別是在近期二胎新政開放、國產高端奶粉地位逐漸提升的背景下,乳品板塊經過短暫的調整期之后,就會繼續迎來一個新的高速發展期,預計在未來的兩到三年,持續增長將是行業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