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5月,聶薇加入到廣東寶貝兒嬰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現如今已成為公司的副總裁。這是一家有18年發展歷史,涉及嬰童服裝、洗護、喂養、玩具四大品類的公司。與一些成熟的大公司相比,寶貝兒年輕富有朝氣,同時,它有快速應對變化、擁抱變化的能力。作為一個本土品牌,寶貝兒的優勢還在于它對中國母嬰行業以及中國媽媽需求的深刻認識。在這家公司成立至今的18 個年頭中,它跟國內母嬰行業一樣,有著非常迅猛的發展勢頭。
廣東寶貝兒嬰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聶薇
其實,任何一個行業都要經歷從無序到有序的發展過程,母嬰行業也不例外。與早前相比,當下的國內母嬰行業已經開始向品質化跟品牌化發展,而這種發展恰恰與國內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息息相關。70 后的媽媽們在給孩子挑選母嬰產品時往往會感到迷茫,因為在她們的成長中物資缺乏,鮮有童裝、玩具之類的母嬰產品。在70 后媽媽的觀念中,進口的就是好產品。而與 70 后媽媽們不同,80、90 后的年輕媽媽們在成長過程中接觸了更多高品質的國內外產品,她們的消費更趨理性。當然,無論是哪個年代的媽媽,對于品質的追求是永恒不變的。這也使得當下的母嬰行業的品牌商開始更多關注產品本身,并在產品的研發上進行更多投入。
2016 年的母嬰行業發展對于很多業者而言是值得欣慰的,因為這年行業的增長速度與 2015 年相比有了一定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非常旺盛。但令人稍許遺憾的是,行業的增長速度可能沒有達到很多人的預期,同質化現象在過去的一年當中也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觀。渠道方面,母嬰和電商渠道在 2016 年繼續碾壓大賣場和商超,同時,如孩子王這樣的大型線下母嬰零售商選擇登陸新三板,走上了資本化道路。而一些大型母嬰連鎖則繼續通過收購或者資本介入的形式加快布局,希望完成規模化、系統化運作。對于中小型的母嬰店而言,上述這些全國性大型母嬰連鎖機構的發展動作將會給它們帶來不小沖擊。如何改變自己的運營思路,繼續增強消費者黏性,使自己在市場有一定立足之地,對它們而言是當務之急。
聶薇預測,未來國內母嬰行業將會出現滲透、融合的趨勢。聶薇表示,大家還是應該以自己的核心業務為重點,力求將它做到極致。當然,未來的母嬰行業也會像其他成熟行業一樣,存在一些大品牌,同時也會誕生很多小而美,且風格獨特的小品牌。此外,未來的母嬰消費者也將會是一個理性與感性融合的群體。所謂理性,即未來的新生代消費者在在選擇商品時,不會有更多的預設,也不會對品牌貼上那么多標簽,他們會以更加開放的心態看待品牌。所謂感性,就是消費者對于個性化需求的關注,如在產品的功能性之外,他們還會對產品的設計風格和顏值有一定要求。
受生肖、二胎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相信 2017 年對于母嬰行業來說會是利好的一年。對寶貝兒而言,2017年需要在品牌打造、渠道布局等方面作出努力。“打造有故事的品牌”是寶貝兒未來品牌打造的主要方向,相信品牌的力量遠遠大于營銷活動的影響。在渠道布局上,寶貝兒計劃 2017 年在母嬰連鎖、電商、代理商渠道上有更多布局。同時,在核心的多渠道上,計劃與更多合作伙伴簽訂更有遠見的生意計劃。當然他們也會打造公司的數據系統,洞察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未來隨著母嬰市場的發展前景和潛在機會被越來越多人看到,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勢必增加。其實大家眼中的母嬰這片藍海,或許已經變成紅海了。但如何在紅海中披荊斬浪,游出自己的天地,對于每一個從業者都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