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近期對市場走訪后發現,由于市場總量的萎縮,奶粉企業的生意在2021年變得更加艱難,而多位受訪者認為,由于新出生人口的持續變化,行業所面臨的困難局面或將成為一種“新常態”,行業競爭將更加慘烈。
在5月11日舉行的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20年我國新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這也是連續第四年新出生人口的減少,從2016年開始,我國新出生人口從1786萬人逐年下滑,2019年的新出生人口數為1465萬人。
人口數字的變化對奶粉等母嬰相關行業影響較大。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國嬰配粉市場的零售量從2019年開始下降,預計到2025年將下降到76.49萬噸,2020年到2025年零售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4.1%.
記者了解到,2021年的奶粉生意比2020年同期還要艱難,據多家母嬰店主反映,2021年前4個月,門店進店人數比2020年同期更少,老客戶到店的情況與往年持平,但新客明顯減少。
有國內奶粉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造成市場困難的原因有二,一方面與出生人口的連續萎縮有關,市場總量在下滑,這導致新客人數的減少;另一方面則與2020年混亂的市場密切相關,由于疫情影響,2020年母嬰門店的進店人數大幅減少,不少品牌為了爭奪市場,采取了激進的市場策略,甚至出現“只要走貨即可”,這也導致市場上流貨、竄貨的體量很大,帶來了價盤的混亂,這些流貨以較低的價格搶占了市場,沖擊了新的銷售,帶來了惡性循環。
在業內看來,新出生人口減少的問題或成為一種新常態。
荷蘭皇家菲仕蘭高級副總裁楊國超告訴記者,新常態將推動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企業品牌、市場份額也將分化發展,市場占有率不在前十名的品牌會很困難。
在楊國超看來,奶粉企業的增長已經不能寄希望于老打法,奶粉企業的發展空間一方面是延展現有用戶的需求和消費周期,如輔食、兒童奶等;另一方面,則需要加大科技研發創新,升級產品,建立差異化;此外,還需要擴展產品品類,從生命早期營養產品擴展到全生命周期營養產品,而菲仕蘭在以上三個方面都在進行布局嘗試。
澳優乳業回應稱,大趨勢上看,未來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容量增長將會持續放緩,品牌高端化將成為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隨著市場集中度的提升,將有利于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內資品牌,在進一步提高品牌力及精耕下沉渠道的基礎上,市場份額有望持續穩步提升。
5月11日,健合集團公布了2021年前三個月業績,前三個月集團營收為23.4億元,同比下降5.9%,但嬰幼兒配方奶粉前三個月收入12.9億元,同比增長9.2%,增長主要來自于更積極的渠道下沉策略推動。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記者,新出生人口的下降西方發達國家已經經歷過,這一新常態將推動行業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一方面以往奶粉、母嬰等相關行業傳統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已經走不通了,下一步需要更品牌化、精細化的運營;另一方面,將倒逼國內母嬰渠道開啟新一輪整合,將從單純的零售門店,向營養專業信息服務和產品銷售結合的服務平臺轉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