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標簽標識的公告”。在一錘定音的新規下,奶粉市場掀起不小波瀾。根據新規,自2023年2月22日起,“半羊”羊奶粉將不能再叫“羊奶粉”了,還需在配料表中注明羊乳及牛乳原料的比例。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規定進一步加劇了羊奶粉市場的洗牌進程,羊奶粉行業迎來又一轉折點。”
奶粉圈統計,目前已注冊羊奶粉有93款,其中“半羊”羊奶粉59款,純羊乳蛋白羊奶粉34款。那么,為什么市面上的“半羊”羊奶粉以后不能叫“羊奶粉”了?我們來看幾條重要細則:
二、適用于0~6月齡的嬰兒配方乳粉不得進行含量聲稱和功能聲稱。適用于6月齡以上的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對其必需成分進行含量聲稱和功能聲稱,其可選擇成分可以文字形式在非主要展示版面進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允許的含量聲稱和功能聲稱。
四、產品名稱中有某種動物性來源字樣的,其生乳、乳粉、乳清粉等乳蛋白來源應當全部來自該物種。使用的同一種乳蛋白原料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動物性來源的,應當在配料表中標注各種動物性來源原料所占比例。
五、產品標簽配料表中的復合配料應當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標注。如果某種配料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其他配料構成的復合配料(不包括復合食品添加劑),應在配料表中標示復合配料的名稱,隨后將復合配料的原始配料在括號內按加入量的遞減順序標示。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申請照此執行。2023年2月22日起生產產品的標簽標識應符合本公告的要求,此前生產的產品可銷售至保質期結束。
對此,陜西省乳品安全生產協會副秘書長王偉民告訴筆者:“不是采用羊乳清粉的以后就不能叫羊奶粉了,這個影響肯定是最大的。沒有羊奶的字樣,產品就沒有特點了。同時,使用其他乳清粉的要標示比例,這個影響也很大,很多消費者可能會對產品產生疑惑。”還有羊奶粉品牌負責人表示:“新規落地,‘半羊’羊奶粉不轉不行。好多年后出來的羊奶粉都會變成‘純羊’。以后市面上也不存在‘半羊’‘純羊’的說法了,都是‘純羊’。”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新規的出臺,第一、有防微杜漸的作用,促使奶粉市場更加規范;第二、競爭加速,大量中小企業的生存難度進一步增大;第三、我們建議新規范圍從嬰幼兒延伸到兒童和成人。特別針對一些小品種奶,目前的宣稱損害了大量兒童和成人消費者的權益;第四、新規對可選擇成分的宣稱是允許的。本質上來看,國家在鼓勵企業加強自主研發能力。”
此前,奶粉圈在《大咖說羊奶》中講過,未來5年羊奶粉市場有望突破200億,但要做好供應端和市場端。羊乳清資源一直是限制羊奶粉產業發展的關鍵原因之一,如今,面對這一規定,如果“半羊”羊奶粉都轉為純羊乳蛋白羊奶粉,勢必會加劇羊乳清資源的爭奪。
就如某羊乳企負責人所言,這個規定加劇了羊奶粉品牌在產業端的競爭,有奶源、有羊乳清、有生產成本優勢的羊奶粉企業或品牌更具競爭力,這對羊奶粉行業的發展有積極意義。其實,從2018年開始,羊奶粉行業就發生了一次大改革。明年二次配方注冊,又將羊奶粉市場的變革推進了一步。”
那資源戰的背后,羊乳清等原料價格會上漲嗎?在宋亮看來, 這次調整對整個羊乳原料的供應可能會造成影響。短期來看,受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國際國內原料價格都在漲,可能對羊乳清粉價格造成一定上漲,但不會大幅上漲;中長期來看,明年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可能都會下行,羊乳清等原料價格也會下行。原因在于大部分中小企業主要生產成人粉和兒童粉了,現在對羊乳清的需求很小,大乳企有穩定的資源渠道,不會對羊乳清價格造成太大影響。
伴隨羊奶粉產業進入門檻的提高,一系列規范市場發展的國家政策會對優勢品牌發揮更多正向作用,諸如佳貝艾特、蓓康僖、藍河等早已構筑完善產業端壁壘的羊奶粉品牌。長遠來看,無論羊乳清價格走勢如何,羊奶粉品牌狠抓產業端建設才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計。
某乳企負責人告訴筆者:“‘半羊’羊奶粉現在已經沒什么銷量了。如果都轉做純羊乳蛋白羊奶粉,沒有團隊、沒有品牌的企業也不會有市場轉機。未來,只有大品牌進入羊奶粉市場會有些機會,小品牌沒機會了。”
確實,要想贏得市場地位,除了供應鏈,奶粉圈也一直呼吁奶粉品牌還要重視品牌力、團隊力、服務力、渠道力、執行力等7力,全維度夯實品牌的競爭護城河。羊奶粉市場已經進入“精耕”賽道,做好品牌精耕、渠道精耕、用戶精耕才是制勝市場的上上策。
近兩年,奶粉市場變化不斷,正處在百億規模的羊奶粉品類,正處在市場擴容的關鍵階段。而羊奶粉品牌如何在變化中應對變化?就更為考驗品牌的綜合實力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