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品牌廠商紛紛推出高端的嬰幼兒奶粉,除了在品類、奶源、配方、品質等方面下功夫外,還在奶粉罐上做足了文章,奶粉檔次越來越“高”,奶粉蓋子也越來越“高”,為什么?“高蓋”就要好些嗎?
一、“高蓋”的雅稱
奶粉罐高蓋是近幾年興起的,嬰幼兒奶粉企業對高蓋的命名也頗為用心,很有品味感,部分品牌甚至取了“專屬名稱”,如寶蓋、緊密蓋、智能蓋、鎖鮮蓋、立體蓋、新易蓋、易樂蓋、寶護蓋、智能鎖鮮蓋、全能保護蓋等。語言清新脫俗,格外雅致。
二、“高蓋”的配套
產品包裝是門大學問,普通的奶粉蓋子部分一般只有蓋子、密封內膜、奶粉刮片,而高蓋子一般有“高蓋子”、“高蓋鎖扣”、“量勺卡槽”、“奶粉勺”、“密封內膜”、“奶粉刮片”等配套部件,部分品牌還有一層薄膜組成的“外附膜”。所以開蓋時尤其要注意高蓋的配套,從高蓋鎖扣處打開,以便保持蓋子的完整性,同時部分撕開密封內膜,可取奶粉即可,以便更好地還原,存放。勺子取完奶粉后,整理干凈放置于高蓋量勺卡槽中(如下圖示)。
三、“高蓋”的好處
1、品味感和體驗感
這個優勢比較務虛,是視覺、心理、手足感受層面的東西。
①高蓋與低蓋相比,更顯奶粉包裝檔次,立體感更強,很容易在消費者潛意識中聯想到“高端”。所以市面銷售的高端奶粉越來越多地使用高蓋,而部分中高端奶粉也在使用高蓋。
②高蓋沖調時勺粉分離的潔凈感,體驗感很好,用慣了高蓋的顧客,因為習慣了開蓋、取勺、平勺刮粉、勺子卡入等過程,使用低蓋時會有適應期。用慣了低蓋的顧客換成高蓋,多數會覺得勺粉分離很放心,但也不排除前期覺得麻煩的可能性。
2、勺粉分離好處多
①更方便、衛生。奶粉塑料勺子材質是食用級的,以前罐裝奶粉的勺子一般是置于罐中,與奶粉直接接觸,初次開罐時需要搖晃以便勺子可見可取,有時還需要用筷子或手指頭等在奶粉中“探尋勺子”,而高蓋奶粉罐中,勺子置于高蓋內勺子卡槽中,拿取更加方便,同時避免了勺子與奶粉的長期接觸,以及取勺子時手與奶粉的接觸等環節,更加衛生。
②減少奶粉受潮風險。用勺子往奶瓶中加奶粉時,奶粉勺會碰到奶瓶中冒出來的水蒸氣,因而受潮,這時將奶粉勺放入罐中會增加奶粉受潮風險,奶粉勺周圍粉質容易結塊,而勺粉分離就不會。
3、高蓋密封性好
高蓋一般是高蓋+密封內膜兩層設計,外層放置勺子,空間緊密,奶粉罐有密封內膜,放置奶粉,密封性好,不易漏粉、不易漏氣和氧化。有些奶粉罐高蓋外還有一層“外附膜”,更加密封,同時減少運輸及儲存時灰塵、污垢等聚集罐口,衛生更有保障。
4、內膜易拉取,環保無碎屑
奶粉罐的密封性設計,密封膜是否便于撕取,是否能在保證密封性的同時兼顧使用時的便利性,是衡量奶粉罐的細節設計重要參數。高蓋奶粉罐密封內膜一般是采用鋁膜,且邊緣經過磨圓處理,柔軟不易傷手,不掉金屬碎屑。
5、奶粉刮片,量取更準
奶粉沖調說明的單位都是“平勺”,奶粉罐高蓋內一般設置了刮片,只是位置稍有不同,奶粉刮取很方便,舀滿一勺后輕輕一刮,準確量取。
6、高蓋與罐體不能分開
在實際生活中,有時會出現奶粉蓋放在桌上/廚房、掉落、丟失等現象,而奶粉罐的高蓋和罐體是一體的,不容易接觸桌面,比較衛生,同時不會像低蓋那樣容易掉落或丟失。當然這一條好處并不一定實用。
四、“高蓋”的探討
1、高蓋易碎?
高蓋材質較脆,且存在放置量勺的空間,為中空,在奶粉罐運輸時若發生碰撞或蓋體擠壓,以及奶粉罐掉落碰撞等,相比低蓋,更容易破碎,尤其要注意。遇到已經破碎的蓋子時,注意檢查奶粉罐內膜是否破損,若沒有,則不存在漏氣風險,更換蓋子即可。
2、密封性不好?
互動中,有人擔憂高蓋的密封性不好,筆者認為不用擔心,上文說過,奶粉罐有密封內膜,加高蓋,把密封內膜蓋好,再蓋上高蓋,產品密封性不用擔憂,同時提醒大家,奶粉開罐后,不管是高蓋還是低蓋,都需要做好密封工作,且建議在1個月內食用完畢。
3、成本高?
互動中,有人擔憂因為蓋子高了,成本高了,價格也會虛高。筆者認為這也不用擔心,奶粉價格由研發成本、基粉、營養配方、罐子等生產成本、營銷成本及渠道利潤等組成,低蓋子成本在奶粉中的成本及價格分攤可以忽略不計,而高蓋與低蓋成本相差1-2元/個,與奶粉定價本身關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