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究母乳的有益成分,到將成分復制出來,一直是科學界的難題。
5月28日,在飛鶴5.28中國寶寶日發布會的現場丹麥技術大學化學工程博士、美國油脂化學家學會中國分會副主席徐學兵宣布,經過五年的努力,其科研團隊與飛鶴乳業一起研發出了全球首款有機專利OPO(結構脂)。
作為一種特殊的脂肪結構,普通OPO并不是新鮮事物。在此之前的中國市場上的嬰兒配方奶粉中,脂肪主要來源于植物油和鮮牛奶。雖然從脂肪酸的比例上來講,可以通過調配使其接近母乳,但仍然存在明顯不足。這主要與母乳特殊的脂肪結構有關。
近幾年,隨著消費升級的趨勢加強,消費者對于有機奶粉的需求增多,有機奶粉快速崛起。尼爾森的數據顯示:2019年有機奶粉品類銷售額同比增長高達77%。《2020全球及中國有機奶粉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則表示,2019年全球有機奶粉市場規模達到了81億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101億元。
但囿于政策和原料稀缺,OPO等原料無法使用。2018年,OPO作為新增項,進入《有機產品認證增補目錄(六)》,這就意味著有機OPO原料制備的政策限制解除,成為有機奶粉在結構接近母乳方面的重要一步。但如何邁好“制備有機OPO”的這一步,至關重要。“制備有機OPO首先需要有機環境凈化和有機油料作物的培育,這個過程十分漫長和復雜。”徐學兵表示。隨著奶粉細分領域的發展,對于OPO也有了更精細化的要求,如有機OPO。
據了解,飛鶴與合作伙伴益海嘉里集團早已開始了有機OPO的技術攻關和儲備。雙方首先耗時2年,對土壤、水源等環節進行有機凈化,以獲得富含多種有機營養物質的土壤。然后嚴格按照特定的農業生產原則,花費3年左右的時間培育有機油料作物。最終經過符合有機農產品標準的油脂加工工藝,制造出有機植物油脂,并通過酶法酯交換,得到有機OPO。
在會上,徐學兵強調說:“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有機OPO在OPO總量中的占比都不足千分之一,是非常稀缺的資源。”對于飛鶴在有機OPO應用上的進展,中國飛鶴研究院副院長蔣士龍透露稱,有機OPO的原料研發和生產轉化已經準備好了,飛鶴將加快有機OPO在產品中的應用,推出升級版的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陳澤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